西出阳关识新友
(2011-01-26 23:07:32)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本文已于一月十七日刊于《新闻晚报》副刊
西出阳关识新友
安谅
很久以前,我就曾感悟,倘若你改变固有的程式,换一种途径,比如每天上班本来是小车接送的,后来调整为走路和坐地铁了,你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包括见识抑或邂逅不少新老同路人。这次,我走入了西域,因为公务到处行走,竟结识了一批值得述说的朋友。
南疆,喀什,此生从未到过。这维吾尔族文化的发祥地,充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维族兄弟的热情豪爽和质朴厚道,让我感受尤深。到喀什东北部的巴尔楚克县,敦实而又颇为精神的县长穆,与我相谈甚欢。他言语并不多,但说得很诚恳,黝黑的脸庞上,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他谦逊,不张扬,在其他大领导面前,表现谦恭,但一点也不猥琐。在木卡姆的音乐声中,他的舞姿优美而帅气,真难想象是他这矮个子男人的身子迸发出的一种洒脱和魅力。我拜他为舞蹈老师,他一招一式教得我很认真,算是身教言教的好老师了。每次见面,看到他那双晶亮的眸子,就觉得一种兄弟的亲切感。与穆老弟相比,喀什艾克拜尔专员长得高大魁伟,但同样显得亲切和蔼。他不善喝酒,也不太劝人喝酒。但在古尔邦节这个维族的重大节日,去他家拜年,他自己喝了一盅,还给我们每人斟满了三盅,笑着看我们都喝了。与他商量工作,他从不弯弯绕,言简意赅。浑身透出一股正气,颇值得信赖。泽普县玉县长笑称自己秘书出身,能担任一县之长,是自己没想到的。所以他工作很投入,与县委书记配合十分默契。他是一个热情似火的人,脸上永远笑容灿烂。他邀请我们上他家用早餐,这是一顿真正意义上的维族风味的早餐。羊肉汤、拉面、烤馕等等,十分丰盛和香美。与他开玩笑,完全可以放开,不管天南海北,无论荤素咸淡。这也是一个很招女孩喜欢的维族美男子!
地区分管建设的刘专员,算是一个哥们。汉族人,曾在自治区建设厅任副厅长。倘若两年前,他未曾调防喀什,我去年也未参加援疆,还不知道我们何时能够相识。两位出生和祖籍都不在喀什的人一拍即合,也算是“有缘千里来相会”了。他说他尚在襁褓中,就被父母从宁夏抱到了新疆,从此成为新疆人。我初次拜访他时,他就大嗓门地提醒我这,提醒我那的,就象久违的老朋友一样,既随和,又直爽,把喀什的不少问题看得蛮透。他从杭州经过上海,我陪他们一行参观上海。当天,世博会人满为患。VIP通道,都看不了几个馆。他颇体谅,说看得太多也累,不如早些离开,上海是个美丽的地方,可去参观其他景点。我是与他们一同回喀什的。飞机经停乌鲁木齐时,他就打电话给太太,吩咐烧几个好菜,他让我和另一位同伴下了飞机就去他家。他笑着把其他同事打发了,让我们吃了由他太太亲自掌厨的几个炒菜和大米饭,确实清香可口。他说,我的老婆就是抓住了我的胃,才抓住了我的心的。一天不吃她的菜,心里就发慌。他说,你们上海是天堂,你们受苦来了,以后定期到我这里吃一顿!他57岁了,算是我的忘年交了。他说这还能在职工作的三年,就是陪着你们的。你们离开了,我就按时退休,告老还乡了。说得我们心里暖融融的。他身体挺棒,大冷天还要去冬泳,走起路来特别有劲,是个耿介和难得的好老头。
西域与上海万里之遥,但我却与这些朋友性情相近,一见如故,仿佛天然有一泓心泉相连相融。友谊是最阳光的事物,不必遮遮掩掩。友谊在这里展露笑容,流淌快意。人的相知相识,冥冥之中是有某种难以表述的事物的所掌控的。不该相见的,即便相遇,也是陌路人,无法走到一块去。该见的,也是前世注定,哪怕千山万水阻隔,几番交臂错过,终有相会相拥的一天。是你的朋友,总是你的朋友,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方式相见,那种情感其实早就在温暖的心房里萌芽抽枝。
在建设兵团任宣传部长的万兄,几年前在上海曾有一次联系,却未曾谋面。这次听说我来疆,盛情邀我一聚。见了面,更有相识恨晚之感,还对我的拙作给予赞赏,上我博客,逐片点评我描写新疆的诗文,令我自信满满,更是下笔不辍。不愧是宣传部长,兄长风范,善于激励,每每想起,就甚为感动。贵在诚,也重情,还不乏相互勉励,才称得上是诤友。
异域遇故知,惊喜连连,其情融融。他乡结新朋,心潮澎湃,精彩纷呈。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能够不断缔结崭新的友情,绽放邂逅的奇葩,是活力四射的体现,青春葆有的标志,也是性情豪放、心态阳光之人的生命粲然的重要部分。很难想象,一个久已暮气沉沉,心情阴郁的人,可以在人生的旅途中,会有如此愉悦甚或美好的时光。羌笛何须怨杨柳,人间友情慰孤魂。
几个月下来,我的双卡手机通讯录已满满当当的了。新结识的朋友占了很大比例。那份情谊,那一种相知,是生命的甘露,也是生活的一大快乐呀!
珍惜老友,拜识新友。以诚相待,以心结缘。人生交契,没有老少之分。君子相处,也可以清淡如水。但那份真情却是深挚的,人生漫长路,绵绵无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