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子的心事----让爱流动之四
(2017-11-12 16:35:38)
标签:
佛学心理学教育 |
分类: 家庭系统排列 |
一、和小我的分离
前两天做家排时,很多学员升起强烈的情绪,多被刘老师喝住:这是演戏,小我在演戏。当时不太理解,心中一直存疑。
1、我是身体,和我拥有身体,是两回事。
今天刘老师做了进一步论述,指出那是小我在尖叫:不可以没有我。小我存在于身体中,我们的情绪、感受和身体息息相关。没有觉知前,我们认为,我是身体。而宇宙的真相是,我们拥有身体。
我是身体,和我拥有身体,是两回事。我是身体,意味着我认同了身体的欲望、情绪和感受;我拥有身体,则我和身体是分开的,身体只是我的一个工具,我成为观察者,用身体做很多事情。当它有反应的时候,我观察它的起伏明灭。当我们和身体分开,和小我分离,我们会发现,自己有很多选择,面前很开阔,整个宇宙都在你面前。
2、提升意识层级,是我们的人生目标。
我们源于心灵,生于永恒,这就是一种大我的状态。但我们往往会有恐惧、嫉妒、悲伤、失落、愤怒,这些都是小我的存在。小我,必须用这些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大我只是一个意识的存在,很平静的观察者,平静地看着你,包括死亡。
当你有这些情绪时,我还想继续喂养自己的小我,让小我更加壮大吗?你已经知道大我才是我的目标,前进的方向。
如何从小我中抽离出来?当你成为观察者时,情绪会慢慢消失,进入理性状态,这时的能量层级达到400。而一个能量层级300的人,可以抵消掉9万个层级200的人。
心中一下豁然开朗。前两天的家排课,自己在代表们爱恨情痴的情绪中起起伏伏。昨晚写家排日记,借海灵格的中国之问,抗议男性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写完后情绪畅快,但良知一直隐隐不安。今天听完刘老师讲课,境界和维度被快速拉升,瞬间明白了之前的症结所在,自己一直都在小我的层面打转。
大大的小我忽然被自己真实看到,第一次产生了距离感。就像平面马路的交通,修了立交桥之后,站在桥上俯瞰桥下的拥堵。过往特别纠结的人和事,当自己看清小我的把戏后,忽然有点举重若轻了。
二、正确的静坐法门
练习静坐有好几年,但一直不得法,上课都偶尔会昏沉,明显是走偏了。
刘老师说:什么叫定?定就是觉知。小定是念念分明,大定是刹那的改变都能感知。佛陀在大定中开悟,感受到万物一体,看到树叶,认知到它和人的本质是一样的,甚至连蚂蚁、蟑螂等昆虫的声音能听见。如果一“定”几个小时,浑然不觉,那是大昏沉,不是真定。打坐低头,容易导致昏沉。
静坐有次第,在大脑的路径依次为:大脑前额叶(妄想多)—左脑(清晰思考、判断)—右脑(出现图像)—丘脑(身体轻飘)—松果体(开悟)。要达到静坐的状态,需要人体地水火风的平衡。如何平衡地水火风——以气制心,通过调气达到平衡状态。
刘老师示范了六妙门静坐法和调气法,把性能量转化为生命能量,炼精化气, 炼气化神,对于打坐不得其法的我们,真是雪中送炭。中午小睡后打坐。挺直脊背端坐,意念集中在呼吸的吐纳,身心前所未有的清明和觉知。
感恩老师!
三、家排:和父母、养父母的和解
两天来,身心一直在感受和酝酿,今天到了最合适的状态。果断举手,幸运地被老师选中。
我的议题是:被寄养十二年,高度认同养父母,无法和亲生父母建立亲密感。
这个排列我之前做过数次,都无法完型。跪在恩重如山的养父膝前,每次都是嚎啕大哭,哭到昏天黑地。十二年视如己出的抚育之恩,老人和我情同父女,我无以为报,被巨大的内疚和感恩湮没。我的潜意识认为,回归父母身边,是对老人的背叛。数十年来,我以不认父母来表达对养父母爱的忠诚。所以,在之前的排列中,我拒绝转向父母,导师尊重我的感受,没有强迫。
今天的排列中,刘老师非常睿智,看我对父母抗拒,马上让我的父母面向养父母,诚挚地表达两代人的感恩,我一下子如释重负。多少年来,我身上重重背负的,是两代人的养育之恩。而妈妈因为我的心在养父母家,也非常伤心,不肯如实表达对养父母的感恩。我因此对父母深怀愤怒,在心里始终无法接纳他们。当他们在刘老师的引导下,向我的养父母深深鞠躬和表达感恩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第一次,我可以平静地面对养父母表达感恩,从养父母难舍的、含泪的目光中转身,心怀爱意地投向母亲的怀抱,和父母拥抱在一起,感受着他们温暖的体温和心中的爱意。第一次,我感受到了两个家庭四位老人的爱在我心中是合一的。
课后,收到同学们很多的祝福,心中很是感激。餐前诵念感恩词:感恩老师辛勤教导,感恩同学关心帮助。今天我诵念地特别入心。感恩!
我总是站在妈妈的位置去要求他,去评判他的大男子主义(虽然妈妈从来不同意我这样做)。但是我就无法见到妈妈体弱多病还要工作并操持家务到深夜,我会对爸爸升起了强烈的愤怒之心让我看不到他对我这个女儿的爱。而当我看不到爸爸的爱的时候,我是委屈的,是缺乏真正内心力量和安全感的。爸爸因病去世前,我们有了很多和解,但是我一直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直到昨天和妈妈通话时,我才突然领悟了刘老师告诉我们的:家庭中序位,每个人都要站在自己应该站的位置上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不可以越位。当我找到问题的根源竟然是我自己时,我心里反倒非常的轻松和快乐的,我知道,爸爸一直是深爱我的,我是爸爸值得爱的女儿,只是因为自己的错位让爸爸的爱没有被看到。
承担痛苦:家庭里多个精神病。两个不同的案例给我一个共同的启示:家族能量非常强大,我们都在这个能量场中甚至被其左右却全然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