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李建学
走过朱家坪
走过岁月沧桑
农业社时代的自留地
包产到户后栽种过世纪的希望
亲情瓜果,花椒飘香
五十年的收获
书写乡村安详 
走过朱家坪
走过满腹惆怅
六七十座坟茔
坐拥另一个世界的土馒头老庄
那些相依为命的人和事
还有柴草炊烟,鸡鸣犬吠
都在记忆深处流淌 
走过朱家坪
走过少年的青纱帐
这是二叔,那是三婶
酸枣树丛躺着黑胡茬老队长
四眼会计躲在庵棚侧旁
上百年柿子树下肩并肩的一对儿
是大伯大妈的地久天长 
走过朱家坪
走过一张张熟悉的脸庞
改天换地的红旗招展
斗私批修的田间会场
那些意气风发的社员,差不多都来了
三三两两交头接耳
诉说未尽衷肠 
走过朱家坪
走过几代人的成长
老旧的缘分,爱情时尚
都有悲欢离合
各自命运跌宕
可恨那急不可耐的淘气鬼
到死都改不了张狂 
走过朱家坪
走过千千忧伤
黄土地里的父亲母亲
我那勤苦了一辈子的老人
跟所有的社员一样
舍不得亲手修起来的梯田
到了朱家坪,还在把丰收盼望 
走过朱家坪
走过李家沟的往常
人生如戏,谁都不免下场
漂泊的人啊
走不出泥土血脉,走不出儿女情长
走不出雨纷纷的思念
还有那断魂的——故乡
注:天水市麦积区元龙镇李家沟,村东高台上的朱家坪,有大山向南伸入渭河谷地的层层梯田。珍贵的三四十亩平台,农业社时期是各家各户的自留地。包产到户以后多栽种花椒和苹果树。这些年,不少老人相继埋到朱家坪的黄土里。几回回梦中,于少年的记忆里恍惚游荡,多次在朱家坪走过。想到上中学时挑灯浇麦子的深夜,想到父亲的第一个果园,想起母亲的新坟,想起一些熟悉的人,也想起那句深刻的话:“埋葬着亲人的地方,才是故乡。”曾以几段简单的诗句,寄托哀思。
2019年清明节,全家回去上坟;在朱家坪,我们给父母烧了纸。因为疫情,也因为突如其来的腿疾,已经三年没有回老家了。出门将满三十五载,从来没有这样远离过元龙老家。思乡的落寞里,翻出这首粗浅的小诗;在原标题前加上“走过”二字重写,写成7节,每节7行。想写乡路的悠长,却写出了个人的悲凉。
2017年7月15日晨于西安•家中;
2020年清明二稿;
2022年3月31日改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