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李建学
陈行甲说:“真正的写作,不会是一种业余爱好,而是一种召唤。”
读《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开卷于作者的“重印前言”中,就读到了他的与众不同。
陈行甲说:“爱文科,爱文科的本质,就是爱‘人’、爱生命。一个爱‘人’的认真生活的人,终会重逢他的梦想。”
两句道白,让我这个文科生如沐春风。

美女博士推荐的这本新书,一打开就是听高手谈人生的欣喜。为了读出其间的好,我按照作者的章节顺序,归纳了个人感受。
第一记<</span>我和我的母亲>,多处让人泪奔。
第二记<</span>关于我们的事,他们统统猜错>,堪称优秀的爱情中篇。
第三记<</span>如果有光,我就能看到你的眼睛>,难得的体验。
第四记<</span>人生的巴颜喀拉山>,是一个转折点。
第五记<</span>密歇根湖上有一千种水鸟>,听陈行甲聊美国。
第六记<</span>在峡江的转弯处>,头一回被官员的坦诚和诗心感染。
第七记<</span>你好,我的下半场>,华丽转身后的陈行甲。
(全文5450字,老说有某某词发不上去,只好把中间部分删掉,发头尾存记。)

这本书的作者前言——“我们那一代人都是草根”,除了对“人生笔记”的导读和必要的说明外,表达了一代人的心迹。
这本书的序——“我的‘奇葩’同学陈行甲”,除了从另一个角度推介陈行甲,有一句话足已破题——“他用他的坚持和知行合一使自己成为这个时代不多见的一颗良心种子。”
儿子阿鱼简短的跋——“父亲的礼物”,用一件小事彰显陈行甲的与众不同,特别是至善个性;文字功力不失北大水准。
而作者的重印前言——“当我谈写作时我谈些什么”,让我读出了写作之外的博大胸怀和永不言败的人生信念。陈行甲说:“只要我们不放弃爱和希望,我们就都是战士,都是英雄。”
多年来,总是固执的认为,我们从来就不缺想当官和能当官的人,缺的是想成事和能成事的人。这个“一身正气、一身杀气、一身朝气”的陈行甲,是个能成事的人。

姑且妄言,那些曾经跟陈行甲一起在官场上行走过的诸多能人,无论正邪,亦无论富贵,大多数都会被遗忘甚至唾弃。陈行甲不会,至少他做过的那些事不会被人遗弃,特别是百姓的口碑和不易腐朽的文字。
陈行甲以他的特立独行,温暖过很多的人,也温暖了我。
读陈行甲,审视这个“奇葩”的独一无二;虽然不可模仿,却可以敬仰和学习。敬仰他的才智,敬仰他的昂扬正气;学习他的悲悯情怀,学习他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也要学习他的写作理念。
陈行甲用自己——主要是那种源自灵魂的光和热,书写了一部激情燃烧的人生。他说:“写书不是为了让别人记得你,而是你要为自己留住自己。”
不能把写作看作一种业余爱好,而是一种召唤。一种心灵的召唤,一种时代的召唤。召唤不懈努力,召唤超越自我;召唤我写出能够温暖人的作品,无愧于写作。

2021年10月7日于西安•家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