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夏志清读沈从文

(2021-08-23 12:03:54)
标签:

夏志清

沈从文

阅读札记

小说史

分类: 散文

                                  〔札记〕李建学

 夏志清先生讲沈从文,从小说《凤子》第十章切入。

《凤子》是沈从文的中篇小说,1930年由杭州苍山书店初版。据说是个残篇,仅完成十章,却在沈从文的全部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有人说,《凤子》记录了“这个民族较高的智慧,完美的品德,以及其特殊社会组织。”

 对这个中篇印象不深,应该是年轻时阅读功力不够的问题。

 夏志清首先引用一段原文后,才对作者做了点评。

 夏志清说:“在这里,沈从文并没有提出任何超自然的新秩序,他只肯定了神话的想象力之重要性,认为这是使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唯一能够保全生命完整的力量。”

跟夏志清读沈从文
      (青年沈从文肖像,网络图片,感谢作者。)

 应该重读《凤子》。

 从这里开始,夏志清探讨了沈从文的文学立场;通过沈从文青年时期丰富的经历,揭示他“卓然而立,代表着艺术良心和知识分子不能淫不能屈的人格。”

 夏志清认为沈从文是个勤于写作、不断求进步的短篇小说家。“在30年间,他绰约多姿的文体,已自成一家,不能不使人承认,这是他教学其间,对中文各种文体变化苦心钻研的结果。”

 通过几个短篇,夏志清分析了沈从文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类若要追求更高的美德,非得保留如动物一样的原始纯良天性不可。”

 讲到沈从文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潇潇》,夏志清先与福克纳的《八月之光》比较,再将主人公与《三三》中的“三三”和《边城》中的“翠翠”比较,细致入微。

《潇潇》是我喜欢的篇章,很容易进入。对夏志清接下来分析的《生》和《夜》虽然有些茫然,却对这两篇小说结尾的描写肃然起敬。意料之外的情节发掘,包括“铁锹咬着湿的地面”这样精准揪心的文字,都值得学习。

跟夏志清读沈从文
      (老年沈从文漫画,网络图片,感谢作者。)

 夏志清说:“沈从文对人类纯真的情感与完整人格的肯定,无疑是对自满自大、轻率浮躁的中国社会的一种极有价值的批评。”

 夏志清认为,《边城》是沈从文最完美的代表作。“既有玲珑剔透牧歌式的文体,里面的山水人物,呼之欲出;还有受了佛家故事影响的叙述体,笔调简洁生动。”先生说造成沈从文今天这个重要地位的,“是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艺术的挚诚。”

 通过夏志清先生的解读,深化了对沈从文的认识和进一步理解。

跟夏志清读沈从文
      (沈从文与夫人张兆和在湘西故乡,网络图片。)

 喜欢沈从文,模仿沈从文,敬仰沈从文,却无法学到他写小说的本事。主要原因除了个人天分和人生经历,再检讨的话,应该是沈从文“对艺术的挚诚”,而我们大多为名利而编故事。

                               

2021年8月23日晨于西安•家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