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李建学
近几个月因为腿病,行动不便,时常胡思乱想。
关于写作,写什么?怎么写?要达到什么目的?等等,成为百思不得其解的主要内容。
博客上看到龙冬的文章——《一位资深出版人对作家们的忠告》,比较深刻;有观点,也有道理。当然,有些问题很尖刻,需要认真思考。
之前不知龙冬何许人也,资料说龙冬原名熊耀冬,是“独立作家”,有《一九九九:藏行笔记》、《戏剧零碎》、《河源散记》和《龙冬藏行笔记》等出版;曾获捷克“马萨里克铜制奖章”,现供职于十月文艺出版社。
没读过此人的书,这篇文字值得学习。摘录几段加深理解,备复习。
龙冬说:作家拒绝生活,却要去“蹲点生活”、“体验生活”。
为了写作而生活,这是几十年来的常见模式,也就产生了“体验生活”之说。文学史上,那些为了生活而写作的人,却是另一种悲壮。
龙冬说:这样的一批人物,他们不懂吃不懂喝不懂穿衣不懂首饰不懂古文化不懂当代艺术不懂乡村不懂厂矿不懂优雅不懂城市底层不懂音乐不懂绘画不懂植物不懂动物不懂品牌时尚不懂医药常识,女人不懂男人,男人也不懂男人,男人不懂女人,女人也不懂女人。他们只懂以文学的名义周旋于会场。
很多的所谓作家,都这样混迹于文坛。名利场上,大多数的人都无法超越世俗的引力。只有可数的真正的作家,才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理解生活,才能写出与生活密不可分的作品。
龙冬说:新时期文学市场大概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伤痕、寻根、先锋、魔幻、家族、官场、美女、身体、青春(网络)、行走、历史新编、悬疑。或有疏漏。呵呵,自“寻根”起始,夹缝中的文学创作,实际已经渐渐偏离了正轨。真实、诚恳、个性、优美、悲壮、幽默、诗意的文学作品,何日归来?
我认为好的小说作品:1,真实与诚恳。2,自由与优美。3,欢乐与忧伤。此三项并举,就是好小说。今后小说,最不重要的:1,故事。2,想象。3,智慧。
这段话概括得好,大体上能反映新时期文学“市场”的特征。我喜欢作者对好小说提出的三项指标,即:真实与诚恳、自由与优美、欢乐与忧伤。可是,也疑惑其对小说未来的判断。小说没有好的故事,普通读者就不会去看;还有想象,小说没有想象,还是小说吗?
龙冬说:纯正的文学毁于政治的时代,过去了。纯正的文学,毁于商业的时代,到来了。
这句话有道理,但不一定准确。文学很难脱离政治,毁于商业却是真的。
龙冬说:“这是一个能够辨别谎言,但是还不能辨别玩笑的时代。”
其实,辨别谎言也不容易,特别是用文学装扮起来的谎言。身处技术飞速发展的消费时代,人们根本没心思去辨别玩笑。
几千字的文字,一路读过来,仔细想一想,对正在修改的几篇小说产生了怀疑,对自己的写作有些不知所终。
我这是写作吗?点灯熬油的辛苦,似乎没多大意思。
可是,不写,不学习锻炼,能提高吗?出路又在那里呢?

(清雍正年间状元陈德华的这幅书法对联,对写作有些启示。)
2021年4月7日晨于西安•家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