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木子李先生
文/jiuer90
在杂谈累了,免不了四处走走,然后就遇见了木子李先生,一个风格迥异的情感专家,一个每天都要答疑解惑的笔者,或许也是一位默默听别人倾诉而自己的内心已汹涌澎湃翻江倒海欲逃不能的精神科医生。
尝试推理了一下,感觉木子李先生很心烦。我是一个老师,每天都要面对很多学生抛头而来的不可确定的问题,很多问题有共性,可以在课堂上集体解决,即使讲解了,也还会有一部分同学不理解,于是只能课下一个一个耐心解释,因为谁跟谁不懂的地方不一样。本来同样的问题今天解释明天解释年年解释,已经心烦的脑袋要爆炸,自己还不能表现出来,脸上依然带着微笑,不能表现出一点点的不耐烦。偏偏就有一根筋的学生,讲一遍,不会,两遍,还是不会,缠着你不放,好像做老师的就是他们家的伙计一样,于是只能说,下去好好想想可以吗,我还有事儿,学生才会罢休。最怕一看见老师就缠上你的学生,你得躲着他走,要不没完没了,给他讲完,自己也快晕倒了。
鉴于此,能推算到木子李先生的心境,那么多的感情男女造访,每个人都想一股脑把自己的心事抖露出来,好让木子李诊断治疗开出一个好方子,很可能有的人拿了方子还不走,还想喋喋不休问这问那,木子李先生想打断她都觉得不好意思,脸上挂着微笑说,后面人还多呢,一会儿我忙完了再聊好不好?其实已经想吐了。
感情问题实际上也算是心理问题,听说心理医生听多了病人的叙述,而且还要及其耐心地听,一般都会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那么木子李先生会不会也患有精神疾病呢?已经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自己是不会发觉的,只有正常人才能发现。就好比是我们老师,给学生讲解的时候很是细致,生怕讲的快了粗糙了,学生听不懂,于是便会潜移默化到生活中,对别人述说某件事情的时候,别人会说,讲的可真够细致的,经常很是尴尬。去买东西,问的特别仔细,营业员会笑着说,一定是老师吧。女同事回家和老公说话,老公会不耐烦地说,你有病啊,以为我是白痴啊,我能听得懂,啰嗦死了!这就是教书的后遗症。同样,木子李先生回家一定也会挨老婆的白眼吧?动不动就会把别人的感情问题拿上餐桌——但想来,他刚上桌,未及开口,脑袋定就被河东狮一口吞了
,你以为别人神经病,难道我也就神经病了!
木子李先生抑或是自问自答吧,现在突然就冒出这个念头。作家王海鸰的婚姻很不幸,离婚前,她几乎没和丈夫吵过架,所以在她的作品中,就特别擅长两口子的吵架,写的绘声绘色,简直能以假乱真。所以我怀疑木子李先生是在编故事,为了吸引众多眼球的故事。还有可能是木子李先生自己的情感遇到了红灯,自己给自己开心解闷也未尝不可。
木子李先生有多大?会不会20郎当岁?因为帖子挺潮流前卫的;不过也觉得不对,20多岁就积累了那么多的经验,听口气应该不像,会不会是30多岁?四五十,五六十的人估计写不出那么另类的话题吧,所以应该是30多岁。
说来说去,说到人家年龄了,木子李见状,可能会生气地说,你2啊,俺多大,干卿底事?
于是俺又回杂谈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