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同事都有判高考试卷的经历,他说去年的作文,只要有一个错别字,就会扣掉一分,很多很多的同学吃亏吃大了,这样的判分方法是以往没有的。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会写别字了,而且是很难看的别字,经常让教语文的老师苦笑不得,头疼不已,连我们教数学的老师都深感无奈,本来做数学题的时候用到的汉字并不多,可学生们还是会创造出五花八门的错别字来。
错别字越来越多,表面现象是学生们没以前用功了,实质上是中国文化越来越不受到欢迎,缺失的很严重,而且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
首当其冲对国语冲击比较厉害的是英文,当下英语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甚至大学生几乎把70%的精力放在了学习英语上,因为四级过不了,你拿不上毕业证,在研究生考试中,英语是最大最难的一个坎儿,只要英语过关,就基本能搞定了。学来学去,学的还是哑巴英语,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也直摇头。
还有就是计算机的普及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部分的人都习惯了敲字而不是写字,在QQ聊天中随处可见比比皆是的错别字,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习惯,习惯成自然,就好像一个人撒谎100次,他自己都觉得不是在撒谎了。
说一个好笑的例子,我亲身经历的,某天,在学校门口查迟到,迟到的学生要在记录本上写自己的名字,正好某班有4个同学迟到了,写完后校长看了看,竟然有3个名字叫不出来,比明星签名还乱,于是校长无语,晕。我看了看,也认不出来,让学生重写,你听学生写完后怎么说,这样写太难看了。我们的楷书方字竟然比不上明星签名好看,呵呵,我也晕。
真的不知道是孩子可悲还是中国文化可悲,比如很多高中的学生都不知道梅兰芳是谁,如果陈凯歌不拍电影的话,八成孩子们还蒙在鼓里呢。更有甚的是学生们上完初中高中,连自己的老师叫什么都不知道,我外甥女就这样,你正一脸茫然呢,她还振振有词:也不是光我不知道,不知道的人多着呢。你怕不怕?
反正我怕,以前会写的字,有的已经写不上来了,还得拿出手机一个个地找,字找到了,我们已经找不到自己了。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