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月考)试卷分析
(2010-01-12 19:55:19)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试卷分析 |
小学四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一、总体情况
本次月考应考人数24人,参加考试人数24人。优秀人数0人,优秀率0%;及格人数
二、命题评价
本次命题的主导思想一是为了检查同学们的学习状况,二是为了对教师的教学查漏补缺。因为小学科学学科的涉及范围林林总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挂一漏万,所以本套试题综合了多套试题中的相关内容,在考虑到难易适中的同时,更力求覆盖到所有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所以,在学生答题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本套试题考试时限60分钟,满分100分,共分为五大题。第一题,填空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每空1分,共22分;第二题,判断题,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每题2分,共20分;第三题,选择题,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每题2分,共20分;第四题,图表的应用,18分;第五题,列举题,要求学生列举所知道的有关天气的谚语及所知道的变化,分值为20分。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相对于其他年级来说,本套试题难度较大,也是学生得分率最低的。其难度不在于题型的偏难险怪,“天气”这部分所涉及的知识点太多,而教材上又没有明确的范围,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无所适从,因而造成了知识点的遗漏。所以,学生分数的偏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一题,填空题。学生答题情况一般,答错最多的是第4、第5和第9小题。云的分类、雨量的标准等在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没有深入讲解,更没有要求学生掌握,所以失分在所难免。
第二题,判断题,学生答题情况一般,失分较多的是第10小题,原因依然出在教师对大雨的标准没有过多讲解,更没有要求学生掌握。
第三题,选择题,学生答题情况一般,失分较多的是第1小题、第4小题,原因同上。
第四题,图表应用。对于天气现象与符号的对应关系,学生们掌握较好。而绘制折线统计图部分只有一名学生答了出来,其他同学要么空着没画,要么画得乱七八糟。究其原因,一是折线统计图在数学学科应该是小学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在这里出现明显偏早;二是在讲课时明显的训练不够,因而造成失分。
第五题,列举题,要求学生列举所知道的有关天气的谚语及所知道的变化。本题应该说没有太大的难度,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失分。失分的原因一是对谚语和词语分辨不清,造成误用,二是所列举的变化看似很多,实则只有一类,如“晴转阴,阴转晴,多云转晴”,只能按一个给分。
四、教学建议
针对在本次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适当借鉴一些相关的测试、练习,从而达到多讲、多练,使学生真正的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在以后的测试中考出更好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