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2009-04-26 13:38:28)
标签:

落梅花

美酒

通感

玉笛

李白

分类: 唐诗宋词

    最近一段日子,很想念湖南的大学朋友,也想到一首与之相关的唐诗:“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长沙和西安显然很早就有联系了,大诗人李白说的就是这件事。

    在历史上,湖南是伤感的。可以说,湖南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殇城”。继屈原流放汨罗之后,贾谊也被贬谪来到长沙。再后来,柳宗元也尾随到了永州,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一首千古不灭的“流亡”之音。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这句话似乎成了魔咒,湖南为此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流亡进行曲。

    王勃曾在《滕王阁序》中感叹:“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他将贾谊与冯唐、李广一起并列为盛世悲情之人,不料造物弄人,随后即逝,年仅27岁,比“迁客”还要“衰”上三分。

    鲜为人知的是,贾谊之所以被贬官长沙,就是因为不懂得韬光养晦。无独有偶,永王事件受到牵连后,李白被附以“附逆”罪名而流放夜郎。诗人用贾谊自拟,流露出无辜受害之冤,更有自我辩白之意。不过,虽然政治上屡遭打击,但诗人并没有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关切国运,眷恋朝廷。但是,现实毕竟是残酷的。对迁谪的诗人来说,“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望而不见,只能徒增惆怅而已!

    五月的江城,繁花似锦,自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吹得太过动听,诗人仿佛看到梅花满天飘落。“梅花香自苦寒来”,景象固然美妙,难免让人凛然生寒,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之照,更使人想到“六月飞霜”之典。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是诗论家的“通感”。“诗仙”就是“诗仙”,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使冷落心境与苍凉景色相吻合,有力地烘托了流落他乡之恨,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使人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弦外之音。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写起,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从“西望”入手,怀念帝都之忧,望而不见之愁,一一道出。情景相融,令人拍手叫绝。

    长安是诗人、诗歌的荟萃之地,也是大唐的文化之根、精神之源。对于大多数唐朝诗人来说,长安无疑是他们心中最最美好的回忆。白居易27岁高中金榜之后,激动的写下“慈恩雁塔留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孟郊登科后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更是让人拍手叫绝,一举留下了“春风得意”和“走马看花”两个典故;晚唐诗人杜牧在洛阳登科后,也得意地唱吟出“秦地少年多酿酒,却将春色入关来”的绝唱。

    开元年间,李白带着满腔抱负,带着豪气干云,西出蜀中,来到长安,在西市巧遇写下“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贺知章,通过“老小孩”的引荐,做了待诏翰林。然而,他恃才傲物、得罪权贵,随即又被驱逐出宫。尽管长安给了诗人无限失望,但长安依然留着诗人心中的美梦。因此,李白说,“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  

    李白无愧于酒中之仙、诗中之帝,但他的人生又是充满矛盾和憋屈的。

    如果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吐露不尽的豪情,那天各一方、守望三秋将是一种无比的酸楚;如果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坦然处之的乐观,那“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将是一种无计可施的万般无奈;如果说“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是上天注定的宿命,那羁旅恋川、醉酒捉月将是一种必然的悲辛;如果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是自己放荡不羁的狂妄,那进身无路、报国无门将是从开始就注定的结果。因此,他想进身仕途却不懂得韬光养晦,这自然是要被社会抛弃的。

    李白这一辈子,明月、美酒和美人就是他的命根子。明月相伴,美酒相随,美人相拥,这就是他的全部。他从“床前明月光”想到“疑是地上霜”,把一种光线转化成一种质地,意境实在是美极了。“疑是地上霜”,别出心裁,由空转实,“举头望明月”是条件反应,“低头思故乡”所为何来?抬头低头之间,所谓俯仰中宇宙。

    李白想家会想到什么程度?只怕没有人知道。他年纪轻轻就辞亲远游,仗剑“江湖”,每到一处,几乎都是“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问何处是他乡”。对他来说,入乡随俗,随遇而安,几乎没有故乡与他乡之分。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个地方让他安顿。

    安史之乱,李白从长安跟着难民跑,一直跑到扶风,美酒一见,常态早现,若无其事,泰然自若,“一抚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所以,李白从来不像崔颢那样会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对于家乡,他当然可以想一想,但没有多少离愁别绪沉浸其中。

    对李白而言,在孤独落寞的时候,“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只此一刻,“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天地万物,顷刻之间,变得欢心沸腾。他如果去远游,可以说“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他如果想上天,说“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他要是高兴,说“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他要是发愁,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是一个悲也千古,乐也千古之人。他如果要是形容朋友对他好,可以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他如果心情舒畅,可以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随心所欲,所以,他说“我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一句话,李白这一生,其实终其一生,明朗,天真,性情就是最大的骄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