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坐车经过圆明园,总有一种民族之耻。虽然冲天大火早已熄灭,但无名之火悄起,往事不堪回首。
一直以来,圆明园都在哭泣。在英法联军的蹂躏之下,“万园之园”被折腾的体无完肤。更令人痛心的是,最近一段日子以来,“高卢雄鸡”还将圆明园的“兽首”公然拍卖,这一切无疑让炎黄子孙颜面尽扫。
忆当初,百处园林,百处楼阁,白玉为堂金作马,让无数外国使节竞折腰;
越数年,一场大火,一场分赃,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却写下中国历史耻辱一笔;
叹如今,几根石柱,几堆废墟,繁华尽付东流水,唯有追忆强盗卑劣行径而已!
对大多数国人而言,爱国只是精神层面的,我也不例外。即便如此,每一次看到圆明园,依然心情凝重。尽管如今的圆明园几经历史的洗礼,亭台楼榭早已化为灰烬,几乎没有什么看头,世人根本无法感受当年那种皇室的奢华。但是,站在一代名园的废墟上,只要是个中国人,依旧会余怒难平、气愤难忍。
曾经的圆明园,比美国的白宫更壮观,比法国的凡尔赛宫更梦幻,比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更辉煌,不仅园林分门别类,更是一座皇家博物馆,收藏极为丰富,堪称文化宝库。文渊阁,是仿宁波范氏天一阁而建的,众所周知的《四库全书》就是藏在这里;狮子林是仿苏州园林而建的,楼、堂、亭、轩十余所,尤以叠石出名;西洋楼是典型的西洋意大利的风格,西方蓝图,中国工艺,真正的中西合璧;黄花阵则是模仿凡尔赛宫所建的,不施寸木砖瓦,全用汉白玉雕砌,引人入胜;至于方外观、海晏堂、观水法,个个别出心裁,样样巧夺天工。
有人说,希腊有帕特洛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圆明园),看来还是有一番道理的。回味一番,令人心旷神怡;浏览一通,叫人叹为观止;感悟一下,真是无与伦比。
圆明园与颐和园毗邻而居,同样是曾经的皇家园林,遗憾的是,如今天上人间!
对于中国人来说,圆明园就像一场春梦,宛如一晌贪欢,醒得太快。当然,对于“万园之园”,不管我们去过多少次,亲眼目睹那种荒凉与萧瑟,亲身感受那种破旧与残迹,都会让人无比的叹息和心痛。
落后就要挨打,帝国历史从来就是如此。火烧圆明园,这是历史的必然,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正是大清皇室自身。闭关自守,夜郎自大,是自取灭亡之道。清政府自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需对外往来,殊不知天下巨变,工业革命已起。伴随着四大发明的西传,列强虎视眈眈,躲是躲不过的。比之开创“康乾盛世”的康熙、雍正和乾隆,咸丰除了昏庸,还是昏庸,根本无法控制局面,一错再错,将错就错,情况越搞越糟,形势愈来愈危。
物极必反,盛极自衰。封建王朝走向灭亡,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康乾盛世”只是回光返照。
圆明园被烧,煽了一个帝国的耳光,折射的是一个帝国时代的终结。咸丰当政,实在是中国的悲哀。昏庸无道,软弱无能,一个典型身心俱残之人,兵临城下,不施对策,不谋出路,竟然置人民生死于不顾,夹着尾巴逃跑,一头刚从圆明园钻出来,另一头就插进了承德避暑山庄,至死再也没有出来。万事皆小,保命为大,不和敌人作困兽之斗,以告列祖列宗,反而一走了之。让人唾骂,实属活该。
当然,我们铭记历史,绝不是推崇仇恨,而是避免悲剧重演。鸦片战争再次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强盗的行径,这是血泪的铁证,让国人忧思,叫世人悲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