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妬他心似火
慰老资歌笑
眼看狂不得
这是白居易赠牛僧孺的一首五言律诗。
牛僧孺,字思黯,安定人,即今天的甘肃灵台一带,他生于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比白居易小几岁,在穆宗、文宗朝担任过宰相,历史上著名的牛李党争就发生在那段时间。
白居易与牛僧孺私交甚好,有许多诗文唱和。牛僧孺喜欢收藏怪石,白居易还作了一篇《太湖石记》,玩石头的爱好者应当一读。
牛僧孺在文宗朝的时候,由于处置吐蕃及幽州的问题过于优柔,招致文宗不满,被罢去宰相职位,外放淮南节度使,镇扬州,此后一直任地方官,并且受到李德裕的排挤打压,直到去世。
牛僧孺罢相的时候,白居易在东都洛阳,得到消息之后给他写了一首诗赠别:
从长安皇宫北阙到东京这段路,牛僧孺一共走了十六程,大概相当于十六天的路,一天40多里的样子。坐,意思是因为、由于,因为丞相的办公室挪了地方,所以,牛丞相春天前往广陵城。这是对牛僧孺罢相一种婉转的宽慰,尽管淮南节度使的品级仍然是,但毕竟不在相位了。这位曾经的名相一路上有红旗招展的仪仗队,排场很大,虽然已经不是宰相,但仍然意气风发,一根白胡子都没有,神采奕奕的样子。这不是他自鸣得意,因为他在相位执政多年,天下的文官武将都是他的门生故吏,这是很值得自豪的事。
后来,牛僧孺到了扬州,白居易就写信去,向牛僧孺求古筝。牛僧孺一面给白居易找了一把好琴,一面不忘写信玩笑两句:“但愁封寄去,魔物或惊禅。”
那时候,白居易在洛阳经常参禅打坐,深究佛法,所以牛僧孺才说,担心古筝寄去之后,这种具有神奇魔力的乐器会惊扰了他的禅心,言外之意是说,你老白的道行还是太浅,参禅打坐都功夫不够。
结果,古筝还没寄到,牛僧孺的书信先到了,白居易读罢,便回了一首诗:
最后一句最有白居易的笵儿,他说,我会让魔女来调弄那尊神奇的乐器,而我的禅心如如不动。可见白居易的佛法修行不是说着玩的。
牛僧孺跟白居易不仅有交情,而且还有相同一点,那就是好色。牛僧孺自称修道家丹道,服食了三千两钟乳,炼成了一副好身板,因此,家中养了许多歌舞伎寻欢作乐。由于白居易年长几岁,所以牛僧孺还经常取笑白居易衰老不堪。白居易当然心有不甘,就写了一首诗:
牛僧孺看了之后仍然不依不饶,回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不是道公狂不得,恨公逢我不教狂。”不是说你力不从心不能狂荡,而是你怨恨遇到了我,不让你放开了疯狂。
牛僧孺大概就是白居易的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