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着力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提升学校核心发展力

(2013-04-26 21:26:24)

 

九江市十一中学校长 陈新山 

  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否只要注重了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就能把队伍建设好呢?是否只要拥有了通常意义的一批“名师”就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理想状态呢?我认为,优秀的教师团队才是学校的核心发展力,在一个教师团队中,只有每位教师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在团队目标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团结合作,共同进取,才能激活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发挥团队的整体力量,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发展力。这些年来,我们主要是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努力推进教师的团队建设:

  确立团队意识,形成办学合力

  我们觉得要打磨好教师这支队伍,关键是要凝聚人心,形成团队意识和团队合力。

  一是班子团队的引领。班子首先要把自身建设为一个团结合作、平实亲和、领导有力的优秀团队,率先垂范,处处示范,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引领教师团队建设。我校班子是一个会教学、懂管理的班子,7位中有5位分别是省市级的教学明星、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班子成员都在教学一线担任教学工作,有两位还担任班主任。其次,班子成员积极想事、谋事、干事,“第二次创业”的办学实践和办学成绩再次证明,我们新班子是有很强凝聚力、领导力、战斗力的班子,也是在广大教师中有很高威望的班子。班子“讲理、讲情、讲法”的行事风格和“制度管理人、情感凝聚人、氛围激励人”的管理理念,赢得了教师好评。鼓励教师,服务教师,成就教师,促进教师团队建设,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成为干群上下的共识。

  二是教师角色定位。教师要把握自己,成就自我,关键是教师自己要有适合的角色定位和目标定位。记得我到十一中后,少数教师强烈要求上自己的专业课,我们分别找教师谈心,沟通想法,了解情况,在征求教师自己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教师的相应岗位,然后逐年调整,帮助教师找到团队中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三是共谋发展愿景。共同愿景是团队奋斗的坐标和努力的方向,只有当教师参与了愿景的规划,并把学校的发展愿景与教师个人的成长规划结合起来,内化为教师的个人愿望时,这样的“愿景”便会激励教师的教学热情,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团队合力。我们在制定“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划时,经过广泛征集教师意见、班子集体研究、教代会审议等几个环节,让教师明确学校发展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和学校对教师的具体要求,学校对这样的愿景规划还要作阶段性的评估,对未能实现的一些工作目标还要向教师作情况说明,以提高愿景规划的严肃性和执行力。为了能使这些愿景落到实处,我们要求各处室、各教研组等把愿景目标细化为团队的具体工作思路和措施,体现在教师的团队合作上。

  四是引导价值取向。为了引导教师的团队精神,我们提出了“尚德、合作、和谐、多元”的学校文化,我们一直在努力追求在学校相对纯净的狭小范围里建立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一种共同的教育哲学思想,营造一种学校精神氛围、一种文化氛围,从而生成十一中教师团队组织文化。

  优化团队功能,增强办学活力

  我们根据形式多样、合理组合和有序交叉的原则组建了不同的团队,这不仅给教师们增加了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而且还给这样的团队管理赋予了团队建设的内涵。也能使各团队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更好地体现团队的融洽、合作、创新和进取的精神。

  一是管理型团队。为了降低管理重心,我们设立了年级组长,实行了学校行政领导下的年级组管理,并给予一定的管理职能。年级组长由学校行政根据教师学科岗位变动情况实施每学年竞聘1次,这样使得一些在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教学能力等方面较为出色的教师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是研究型团队。为了追求教研活动的平实性和经常化,我们设立了语文、数学、英语、政史地、物理、生化、音体美、电教等8个校级的学科教研大组,分别有各学科的教学骨干担任组长;下面又设立了各学科的年级备课组,分别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组长。这样就形成了学校教研处——各学科教研大组——年级学科备课组的三级教学教研工作网络,形成了平实高效的校本教研的特色。为加强教研组、学科备课组的团队建设,我们积极倡导“合作教研”、“自主教研”、“开放教研”,让教师在一次次的课堂教学拼搏中成长。

  三是学习型团队。为了打造书香校园,构建学习型组织,营造校内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积极开展广大教师读书学习活动,我们组建了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紧密型学习团队,学校每学年为教师免费提供1-2本阅读书籍,积极鼓励教师与他人分享读书的收获与快乐,每年都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心得和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学校每学期都将统计和评价教师的业余阅读情况,评比读书学习先进个人和先进教研组。同时,我们还广泛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加大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外出参观学习和进修培训的力度,在学校已初步形成了“学习是最大的福利”观念。

  激励团队行为,提升办学实力

  一是制度激励。为了加强教师的团队建设,凝聚教师的团队精神,我们对教师的考核评价等制度作了调整,从中渗透了发扬团队精神,鼓励团队合作的思想。

  变化一:从强调个体考核到强调团队考核。如我们对班级管理考核实行班主任与该班所任课的相关老师进行捆绑考核;我们对学科组教师实行个体考核评价与学科组团队考核评价相结合等等,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师之间合作才能共赢的思想。

  变化二:从突出个体奖励到突出团队奖励。我们将原来教学质量奖用于奖励教师个人的一些项目设置向奖励教师团队倾斜,分别设置了优秀年级组、教研组、先进备课组,让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感受团队的力量和团队合作的成果。

  变化三:从注重个体评价到尝试团队评价。为了把我们倡导的团队精神落实在教师的行动上,我们出台了合作型年级、教研组、备课组的评比奖励办法,每学年评比一次,体现了团队合作的过程和团队合作的成果,对组内的教师既有压力也有成功的快乐。

  二是情感激励。在教师的团队建设中如没有有效的沟通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不可能建立起有效的教师团队。因此加强对话和交流是情感激励的主要途径。当教师取得成绩和进步时,我们会给以肯定和鼓励,当教师遇到困难或未能如愿取得成绩时,我们会给以理解和支持。

  7年来的治校办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团队建设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最让我和班子值得欣喜的是我们十一中有了一支团结和谐、互帮互学、合作进取的教师团队。学校因这支优秀教师团队而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精彩,而每个教师从中感受的是学校集体的温馨和团队的力量,感受的是同事的真诚和自我的成功。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位教师的潜能得到发挥,专业水平得到提高,教师的团队作用得到体现。同时教师的团队建设也为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为我校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