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访问后记:药香伴着泥土香

(2009-11-09 09:21:23)
标签:

中医田原

金世元

杂谈

分类: 连载《21世纪中医现场》

采访回来,满脑子还是金老讲述的那些话。那些话,不能简言之精彩或深刻。

有人说,悟性是天生的,境界最不能装扮。的确,中医药界这样级别的大家并不多见,金世元老人当然是其中的一位。那些经历,那些话,也只有金老才说得出。

一本书是不是厚重、耐读,并不取决于文字量的多少;一幅画是不是大气、耐看,同样也并不取决于画幅的大小。以少胜多,以小见大,才是真功夫。

人们常常由一件事物,回忆一个年代,将这段回忆写成文字,便会得到同年代无数人的共鸣,于是,一个人回忆,轻易漫漶成一代人的回忆,再将这些回忆揉碎、混合、分享。那种感觉,带着遥想的温馨,和一种不可名状的感叹。你会发现,这些你从不相识,也一无所知的陌生人,由一条看不见的线,串连在一起,能够感知到彼此的愉悦、感动。这事物,可能是一部老电影,可是一张旧唱片,也可能只是只字片语,甚至零砖碎瓦……

中医药,正是这样一件事物。它是如今健在的世纪老人们,缅怀过去的祭坛,是他们接续了上一代人回忆的片断,如同泛黄的老照片,如同出现断点的旧影片,我们明知道无论怎样保存、修复,无论科技怎样发达,丢失的那一部分,永远也没有办法得到弥补,即使影像依旧清晰,那“味儿”,却变了。

一般人一提起老北京的东西,往往会想到豆汁儿焦圈,灰瓦白鸽,柳树底下大蒲扇,胡同里面小门墩。这大蒲扇一上一下,慢慢悠悠,扇出来的是老北京人的内在自信和悠闲,小门墩左右开弓,敦敦实实,每天夕阳斜照,鸽哨满天,小门墩拉长了身影,拉出来的是斑驳的故事和回忆。而对于真正的老北京人,怕还会回忆起早年打西直门进城的驼铃声,一串串丁丁当当,带来塞外的特产:皮货、传奇和苍凉的西风。前门大街上一溜的店铺幌子,摇晃着老字号们的盛衰聚散,还有那经过门前的各式各样的吆喝,天桥人群里没完没了的相声和空翻,乃至老城墙背脊上的荒草萧瑟,在夕阳地下,睡龙一样,勾勒出数个王朝的背影……

还缺了点“京味儿”?要真咂摸出这味儿,若是不嚼不嗅,不动用所有的感官,恐怕不成。而要找到真正老北京的味道,也不需要思考,只要动动鼻子、动动嘴就行了。

闻到那气味了吗?

在记忆和想象中,在老北京任何一家药店里,巨大的药柜占满一面墙。由于放在那里的时间太久,原本亮堂堂的红已经沉淀成黑红色,但只要手一贴上去,温温润润,如同一整块的美玉,再把鼻子凑上去,除了沉甸甸的木头气味,还有那一层又一层的药香,这香味儿沁心,挥之不去。那几百个老红的木头斗子里好像装满了各种咒语,只要一打开,它们就会扑棱棱地满世界飞。而斗子在抽拉摩擦之间的声音,仿佛一把拉开了嗓子的二胡。称药的称子更如同祭祀用的神器,虽然是铜铸的,但金光闪闪,映出一道又一道被拉长的光和影,像个镜子,照出世间百态。恍忽中,年轻的药工们若有所思地穿梭于药柜之间,抓药、称药、包药,全程如同神圣的仪式,不禁想去问问,药包里,究竟包藏着多少秘密……

这些属于过去的缠绵和滋味儿,这些充塞着回忆的浓厚气味不仅仅属于老北京,也属于华夏大地上的大小城镇。这样庞大的国家、古老的族群,就在氤氲于空气中的奇特香气里,跋涉了几千年的光阴,如那东去的大江,任着时空变幻,一片浩荡,缓缓流淌。

这香气,从神农开始传递,缠绕着昆仑太行,蜿蜒过黄河长江,覆盖了五岳的豪迈和江南平原的缠绵,一代人又一代人,跨越了久远的世代、堆叠的记忆和不朽的传说,终于弥漫成一片浸入国人骨髓和血液的气脉,流动成高铭于我们头顶的,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便是属于我们古老中国的扑鼻药香。

正是依靠这印记、这香气,我们才永远有根可循。

中医中药既是深奥的学问也是博大的文化。不说别的,就这些药材、店铺、行话、规矩,哪个背后没有几天几夜都说不完的典故和传奇?小如一个药包的包法都讲究,都是文化。然而,如同现在的烧饼之于汉堡,京剧之于韩剧,旗袍之与洋装……中国的传统物事,似乎都势微了,或者用时髦的话说,中国传统文化正处于低潮期,中医药文化正处于低潮期。从清末到现代,这一低潮,就低了快一百年。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随着当下的国学热、私塾热、传统节日热,甚至“80后”一代的汉服热,我们可以试着乐观一点地判断,回忆起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那些个老物件和老理儿,似乎开始找回自信,忽悠明白了一些道理——好像只有在这些在所谓现代化的快车道上“疾走”的我们,丢光扔净的“包袱”上,才能捣腾出一些真正“中国人的东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解“毒”中药
后一篇:小针环球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