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steam |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3e8a1fda9c437adad2953e39be7fa04a.jpg
 
 
如何在家引导孩子观察和描述?
ki妈STEAM系列之视觉2
文:Ki妈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ki妈亲子启蒙社,ki妈微信:maoerhutong,欢迎交流
本期的主题灵感来自于我的AMI培训师AMY。她是一位澳大利亚的蒙特梭利老师,这是一堂给关于培训师观察的主题课,她用了反差式的教学,让我们从对比以及巨大反差的体验中,明白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在这个不断被颠覆的过程中,我已经非常深刻的get到真正的观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观察应该客观,摒弃自己个人的刻板印象,角度不同观察结果就会不同,尽可能的多搜集信息帮助观察,同时对所见所得,始终持怀疑的批判性态度。
 
没有说教,只是在这样有趣的互动中,我慢慢的形成了这种深刻的体会。再多的说,也比不上亲身体验一次来的深刻。
 
我在6月份的美国教师艺术教学交流中,《孩子学艺术到底学什么?看看这所美国艺术学校怎么教的|ki妈国际艺术统整课程心得1》,了解到了美国非常流行的视觉化思维策略教学,本来就有计划来跟大家聊聊这方面的理论和实操。
 
这下,机会提前到来了。后面视觉这部分,应该也会持续多进行一些实操,同时,我会将视觉化思维策略教学这块的理论,跟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
 
本期的重点:观察和描述。(这也是视觉化思维策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适合年龄4岁半以上。
 
游戏1是热身,让孩子试着如何进行观察描述;游戏2是,观察和精准描述重要性的初体验;游戏3和游戏4是,深入观察描述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引导;游戏5: 深入的观察描述以及状态变化,观察描述也要相应变化的体验。
 
而观察和描述,其实也是语言表达、写作、科学研究、逻辑思维的基础。
 
看着上面达到的目标很难,但是你跟孩子一起玩过下面这些游戏的设计,你就知道,这期究竟是有多神奇。
 
上期的视觉主题请见这里:
 
本文涉及的素材均可免费下载,7天有效期,请至文章末尾按提示索取。
 
 
准备材料:无
 
问题1:
宝贝,在开始游戏之前,
你先来仔细的观察一下我们的这个房间,
把你观察到的都跟我说说。
 
步骤2:
如果孩子不愿意多说,
可以进行亲子接龙。
孩子说一句,爸妈说一句。
有的孩子表达欲很强,会说一堆。
 
 
关注重点:
让孩子仔细观察环境,
并能够将看到的表达出来
 
其实,一开始大家看到这个问题,就会觉得很boring,特别是像这样的问答式。但是不得不说,它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视角,帮助我们关注当下的环境。
 
这个问题只是热身,后面的几个环节,我们都是不断的将视觉观察转化为语言。
 
这个问题kiki先说,一开始也是很敷衍的说:“我看到了很多编织的,地毯、布料是编织的”。当我接龙的时候,我说:我们在书房里,书房里东西特别多,沙发上是书,书架上是书,推车上都是美术用品,房间里有五张5桌。
 
我停到这里之后,kiki立马开始接上去,而且她的目标是说出所有能说的,好让我无话可说。
 
我们讨论了房间里很多东西,直到她兴趣不大之后,开始下一个环节。
 
经过这个游戏热身,后面的游戏就顺利很多。
 
 
 
准备材料:
事先准备3个差别稍大的樱桃番茄,
摆好后,拍两个角度的照片。
 
 
 
 
电脑播放第一张番茄照片,
让孩子描述,
照片上看到了什么?
 
步骤2:
让孩子不用手指,
心里默选其中一个,
然后描述她选中的那个,
看看爸妈能不能通过她的描述来猜中。
 
步骤3:
给孩子看第二张拍的番茄,
问问她,
还能找到她刚才选的那个番茄吗?
 
 
步骤4:
 
拿出真实的番茄,摆在桌子上,
让孩子找找看,她之前看的那个番茄。
让她尝试将番茄摆成照片上的摆放次序。
 
 
 
关注重点:
 
如何精准的描述一样物体,
可以跟其他同类相区别;
 
观察的角度影响了描述结果
 
这是给kiki的第一张照片。让她观察图片,描述的时候,她这是说:这是番茄。但是,当我们开始接龙的时候,她就非常注意到了图片的每一个细节。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8e0d3dc6bc658bd2b5e57c8b6d33ae45.jpg
 
当kiki给我描述她心里默认的那个番茄的时候,她会说:大大的番茄。
 
这个时候,你表示不知道如何选,每个番茄都很大。或者有两个番茄都很大。
 
促使孩子用更多的语言来描述她默认的那个番茄。
 
kiki于是继续“大大的瘦瘦的”,这个听起来很矛盾。可能她从个头上看是大大的,从番茄的横截面角度来看,是瘦瘦的。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d7eb926bec9a1abebdb55d270bc63dc6.jpg
 
这个时候,如果孩子语言表达本身不强,就可以大概猜一个,让孩子公布结果。
或者,你可以继续装糊涂,迫使孩子找出更多的特点。
 
在这个游戏中,我也发现,kiki不会会用比较级,比如比较大,最大,最小。所以,后面这块也可以作为一个主题活动。
 
当最终猜中之后,给孩子放第二张照片。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bfd8c938b3bb73a085e93f3b0820b801.jpg
 
看了上面的图,大家就能感觉到,角度不同,番茄看起来也不一样。原本挺大的,这张图上看起来是最小的。
 
这个时候,孩子的视觉能够感知到这个难点。kiki观察特别仔细,她通过两张图番茄的蒂的颜色的快速对比,找到了自己默认的那个番茄。
 
这种体验本身就已经在引导孩子注意到这种视觉信息不全带来的偏差,所以,不用给孩子提出来,反而是让他们自己去体会。我们给了答案,会限制他们的理解。
 
最后,当我拿出小番茄的时候,kiki都吃惊了。她一直以为,电脑上的是大番茄,结果看起来那么小。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e657eb63c7d4ed5bef777e44eabad862.jpg
 
 
她很快的找到了一直认定的那个番茄,并按照照片将番茄位置关系摆了出来。
 
 
 
 
 
 
 
准备材料:一个橙子图片,
另一个是真正的橙子构造的图片。
 
 
问题1:
 
给孩子观察橙子图1
让孩子来描述
(也可以描述接龙)
 
 
问题2
 
给出第二张图
告诉孩子,
这真的是橙子吗?
 
 
关注重点:
 
孩子观察描述图片越仔细,
就越能体会到最后的反差。
 
仅仅凭照片的一次观察,
是不可能了解真实的信息。
这里没有跟孩子说出目的,
而是让她自己去体会这种信息不完整,
带来观察和事实之间的偏差。
 
 
这个图是法国著名的糕点师的作品,他做的水果点心,简直见假乱真。
 
所以,这个环节,一开始只是让kiki说说她在照片里观察到了什么?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32a907d9145bb5b8d14e4ef7253ef731.jpg
 
这次的kiki观察越来越仔细,能描述到的也越来越多,注意到了很多的细节。包括桔子的影子,桔子上看起来有水珠等等。
 
我们这期的游戏,不是让孩子面面俱到,而是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并描述。至于她具体说了什么,观察的对不对,这并不重要。
 
kiki说了一堆之后,我说,下面我们看看,你说的这些桔子的另一张照片。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195419afbf6a0fc3565a10481bc7b698.jpg
 
看了上面的照片,kiki完全很惊讶。问问她看到了什么?
她说,这原来不是桔子啊!!
 
跟她说,这些看起来很像水果的点心,是一位法国的糕点师做的。
 
然后沉默,让孩子自己去消化这种反差。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b9cdff4b761ca2359877c8a58956a3a4.jpg
准备材料:汽车风景图1,图2
 
讨论一:
 
仔细观察一下图片,
说说你从图片上观察到了什么?
 
 
问题二:
我们来看看这张图片是怎么拍出来的?
 
 
重点关注:
锻炼孩子观察和描述能力;
最后的反差,
让孩子明白观察要掌握多种信息,
否则看到到可能跟想的不一样。
 
 
又是非常有趣的一幅图片。kiki对这些游戏的喜爱程度,也让我惊讶。现在她已经比较能习惯看图片去描述了,以后,我们会有很多的游戏是围绕着这些来进行的。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ee9ab22ebd769e4c4cb3cb63ee51f262.jpg
 
她描述了所有她在图上可以看到的内容,并关注了很多细节:不同的车子在马路上开,路边有房子,还有很多的树,有一棵树是红色和黄色的……
 
 
而,当我给他看下面这张图的时候,她又一次被惊呆了,原来这张照片是这样拍出来的,原来汽车是玩具车。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fbd7682c68f3d2b92e757d432d414d9e.jpg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b9cdff4b761ca2359877c8a58956a3a4.jpg
准备材料:
准备黄瓜、丝瓜,削皮刀和切刀
纸、笔
 
步骤1:
 
拿出一根黄瓜出来,
让孩子说说看,他观察到了什么?
爸妈把这些重要的词语记录在纸上,
一般都是形容词。
(可以亲子描述接龙)
 
 
步骤2:
 
拿出一根丝瓜,
让孩子来描述一下,
她看到了什么?
并将这些写下来。
 
 
步骤3:
 
读出刚才写下来的一段描述,比如黄瓜的描述
让孩子听了找出对应的瓜。
然后告诉孩子,这是黄瓜。
 
读出另一段,让孩子找出来,
然后告诉孩子,这是丝瓜。
 
 
步骤4:
 
读出任意的一个形容词,
比如“长长的”,让孩子拿出对应的瓜。
但是丝瓜黄瓜都是长长的,
很显然,有些词不能帮助我们寻找。
读出“刺刺的”
这时候,孩子就能找到对应的黄瓜。
 
 
步骤5:
 
将丝瓜和黄瓜先后刨皮,
让孩子先后观察说出现在的观察结果。
将结果记录下来。
 
我们发现,黄瓜和丝瓜一样光滑了。
丝瓜有点粘粘的,等等
 
 
步骤6:
 
同样,将两种瓜切片,进行观察描述记录;
再将两种瓜顺着瓜的长度对剖,
进行观察描述记录
 
 
关注重点:
 
同样的瓜,状态改变了
描述也会改变;
多种形容词的描述;
 
 
黄瓜和丝瓜,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但你有没有真正仔细观察过?
 
当我拿出黄瓜,跟kiki说,今天我们要来观察黄瓜,她就非常兴奋。要知道,kiki是经常吃黄瓜的,外婆削了皮,给她,她就吃起来。
 
但是,今天说观察黄瓜,她居然很兴奋。
 
这也是说明了,平时随处可见的,我们可能从没有仔细观察过。观察和见过是不一样。
 
把黄瓜放桌上,问问kiki她观察到了什么?
 
经过上面的这些游戏,她现在能够非常详细的观察描述,我将她的表达记录下来。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e353b852dbf83b5b50ba47ce7c911c6e.jpg
 
丝瓜和黄瓜放在一起,读相应的描述词,来找对应的物品。我读到“绿绿的”,让kiki找出来,我们发现绿绿的并不能区分。于是kiki自己改称“深绿的”“浅绿的”,
于是我们很轻松的找到了对应的。
 
在这个过程中,就完成了kiki对精准用词的认知。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93da4aee8c41da59c89f32e6d8b1a182.jpg
 
我们将深绿和浅绿也记录了下来。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7903b1b49eabce19e640f31d803ac54d.jpg
 
认识了丝瓜和黄瓜,以及对应的描述语之后,已经没有更多的发掘点了,于是我们开始刨皮。
 
刨皮让kiki自己动手,她非常乐意。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4bd93078668916bfa34b167558f4ab65.jpg
 
在刨的过程中,她说了“粘粘的”,“颜色变淡了”,这些词汇我都记录了下来。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4e18b2f5a01fafaaa586281d04a0f4fe.jpg
 
然后同样的,切片的时候,也需要观察和描述,这些都属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dfaa21b0d40cfc35bf83b2a22054e407.jpg
 
当我们纵向剖的时候,发现了很大的区别。籽的排列,黄瓜的很规则,而丝瓜的排列规则不太容易看到。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6418eb1106501a574f7403864ac5f319.jpg
 
下图是我们最后的观察记录。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86770a0d280a9d82d341c982abe49cc9.jpg
 
非常喜欢这样一边动手操作一边观察描述记录的方法。
 
孩子能够亲身体验这种观察对象的改变,描述进行改变的过程。让她对如何描述物体会更加敏感,更加追求精准。
 
(本期未完待续,下期是另外一个时间段,跟kiki的实践,依然是这个活动的延续)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97efde499708cf6995b9f178067f9f76.png
 
 
** 
 
关于这期的内容,后面会继续有一期扩展,在这个主题上的。5岁半的kiki开始进入到自主阅读的引导阶段,所以认识一些汉字,也列入我的计划。
 
我们通过这次的游戏,了解到了很多描述性的词汇。因为本期的内容长度不宜再增加。所以,kiki的对文字的学习我们进入到下一主题。
 
下一主题是制作黄瓜和丝瓜的小手册,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围绕着做一些认知游戏。虽然是认字,但是依然是玩中学。
 
最近也感慨,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能力有多强,你无意的一个举动,就会对孩子一种新的思考。
 
下面这个视频中,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无意的给孩子一种数数的新方式。结果上次,kiki利用跳数来告诉我,这样数更方便。
 
所以,我们在亲子游戏的时候,更注重的是孩子思维方式的引导,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这对爸妈也是非常高的要求,至少爸妈应该先突破自己的思维局限。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97efde499708cf6995b9f178067f9f76.png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60893af3ad263a894a31c0b6ec37404c.jpg
 
 
 喜欢
喜欢
0
 赠金笔
赠金笔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