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儿童教育教育数学启蒙育儿 | 分类: 科学启蒙 |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3e8a1fda9c437adad2953e39be7fa04a.jpg
 
 
孩子不会认时间?试试从这里开始
ki妈STEAM启蒙之自制日晷
文:Ki妈
 
 
 
之前有很多爸妈希望我能出关于时间的专题。因为认识时间,是孩子必须会遇到的常识。但是之所以,我到现在还没有开始时间,是因为我一直在做准备。
 
首先,时钟是时间的一种测量工具,在测量时间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之前,我得先让孩子去了解,怎么测量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我给kiki来了一堂长度测量课:《ki妈蒙式数学启蒙系列之测量课》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e92a29eb3d367591eaaebda854f3c48c.jpg
 
所以在上期跟kiki聊到时间测量的时候,她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长度的测量那次活动。
 
其次,时间测量,最早是通过日地的运动关系来观察得出的。
 
所以,我们花了两期时间,会涉及到日地关系:《ki妈地理启蒙系列之北极》《ki妈地理启蒙系列之非洲》《如何给娃讲天文历史地理?》《如何教娃测量时间?》。这几期里,都是涉及到地球和太阳的运动。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fcf67707895fc6491b71e00ef317885f.jpg
 
所以,关于地球和太阳的关系,并不是一下子需要孩子就搞懂,而是一个不断熟悉的过程。
 
这些主题的目的,最主要的还是希望孩子能够关注我们周边的一切,发现之间的一些联系。也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提供一个起点。
 
在《ki妈二十四节气系列之小暑》中,我们已经和孩子一起对古代时间的测量做了一些了解。初步知道了最初的时间测量和日影有关。
 
也和kiki做了一些假设,假设我们现在的时钟是怎么来的。但是,这些对于5岁半的孩子来说,只能是一个大概的认知。
 
所以,对于时间、地日关系、日影的感知,更多的是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来进行。
 
 
 
 
准备材料:一次性餐盘、直尺、铅笔2支、指南针
(没有,就用指南针app代替)
 
步骤1:
将餐盘的正中心,用铅笔戳一个洞,
刚好这支铅笔能稳稳的插在中间
 
 
步骤2:
 
将这些材料都放在文件袋中,
就可以外出测量日影。
 
 
关注重点:
 
材料非常简单,装在文件袋中,就可以外出测量。
 
材料包准备很简单,一次性的纸盘,最好就是纸的。用铅笔戳一个洞,刚好能塞那支黄色的笔。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feda0f9d7a3896e19da2f1abbb588c54.jpg
 
这里面涉及到指南针,因为磁铁指南针,被磁化,不太准,所以,用了手机上的指南针。手动指南针给孩子的感觉会更直观。但是,手机指南针更精确。
 
下图是确定了北的位置。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6c43a1ccfd03a58ecfb7a3ba4003da55.jpg
 
带着这些工具,就准备去户外测量了。夏天天气热,记得带上帽子和遮阳伞。我们在测量的这一天,因为陪朋友玩,去了灵隐寺、龙井、西湖、雷峰塔,所以我们分别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了日影测量。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e501747abc68b610c5efb1e3e399e937.jpg
准备材料:如上材料包
 
 
 
 
将指南针放在餐盘中央,
找到指南针显示的北的地方,
在盘子边缘画一根相应的刻度线
(这样下次换一个地方,依然能保证哪里是北的)
 
 
步骤2:
 
将铅笔插在孔中,
观察日影,
并拿尺子,沿着日影中间的线,
画到影子的顶端
同时记录当时的时间
 
 
步骤2:
每过一段时间,
就去测量一次日影的变化,
并记录下来。
 
 
关注重点:
 
 
如果你希望日晷能够跟时钟匹配。
那么只在整点的时候做测量,
就会得出准点的日影。
 
第一站:11点钟:灵隐寺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62183b9bd14ea1660a622447a4f36b05.jpg
 
灵隐寺内,确认好北极的方位之后,就开始观察日影的位置,时间刚好是11点。用笔记录了日影的长度和位置。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b1b5047d3075b4db42ef61d794970a2e.jpg
 
这样的实测,对kiki来说,还是很新鲜的。
 
游玩了一段时间,我们又做了一次测量。这时候,日影变短了,也移动了。我们记录了时间。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7a5cc568d1a1c61b5d7f22551b608e9c.jpg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8517ac27e332b02755c26c9e1be2bf92.jpg
 
第二站,西湖龙井附近。
 
盛夏,kiki在手拍了一些照片,从照片中也能感受到夏日炎炎。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de6fe9ad994a4cd2f5c62d7e080d34f3.jpg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0696263a878ed1ed9e9d48b6984b5fde.jpg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db38875bce2df85fd6683f793a0d019e.jpg
 
在这里,我们度过了2个多小时。我们每到准点,会做一次记录。12点的时候日影最短,下午开始,日影又变长了。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91326d088529075fc842935e6c5a1725.jpg
 
下午2点钟,准备出发去雷峰塔,记录下了日影,又变得更长了。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dea1ccff37e7395aed103176b09288d3.jpg
 
发现了附近的毛虫,kiki一定要拍照。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2b3df246c1d00316be131fc5685026eb.jpg
 
第三站:雷峰塔。这时候,云气蒸腾,乌云密布,开始雷阵雨。不过间歇时候,还是捕捉到一些阳光,做了记录。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d73c63d250dcf5422b9974c65ce3ba19.jpg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9aa28945d415a03f194087cda6721e3b.jpg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8a32b38fe8fcf0817fe36daf7edf5a11.jpg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fe123746554ace5f792f9058aa417efc.jpg
 
好不容易,捕捉到了微弱的日光,此时已经是下午4点半了,日影非常的长,已经没法记录完整。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e2f3a04b5e5813e924b1900ea6c2637b.jpg
 
随后,就开始下了大暴雨,见证了六月娃娃脸,说变就变。我们顶着暴雨,来到了西湖附近,居然天开始晴了,还看到了几十年没亲见的彩虹。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dfb688270fa281787522496721465931.jpg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6cbb2354e8fd6a5899860637fd83d639.jpg
 
借着微弱的日光,我们做了本次的最后一次测量,时间已经是6点多了。
 
下图是我们今天的成果。其中有一个时间点很有意思,11.39分的时候,居然是和11点重合的。这样的情况,就需要下次再进行测量来验证误差。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d177679a0b000deaa0624142d8563b5d.jpg
 
 
 
 
 
 
 
 
准备材料:记录好的材料包,手电筒
 
步骤一:
 
跟孩子一起观察日影的变化,
说出影子是怎么样变化的?
对应的时间又是怎样的。
 
 
步骤二:
 
在黑暗的房间,将自制日晷插上笔,
再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
并尽量将影子和测量的影子重合。
让孩子感受到太阳位置的变化,
和影子变化的关系。
 
 
讨论三:
 
在纸上画出影子对应的太阳的位置。
(孩子找,爸妈画)
 
 
问题四:
 
提出,如果和某人约相应的时间,
指出所在的那个影子刻度。
(比如,约小朋友12点一起吃饭,就是日影最短的,标注12点的)
 
 
关注重点:
感受太阳、影子、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但是不要求孩子一定要弄清楚,先有个大概的印象
 
 
其实白天的时候,问kiki太阳从哪里照过来的时候,kiki并不是很明确,再加上日光强烈,所以,并没有深入的去了解。
 
因此,我们在家里,又进行了一次实验。
 
这次是关掉灯,拿着手电筒模仿太阳,尽量让影子和我们记录的长度吻合,再来观察太阳光的位置变化。
 
一开始的时候,是我来做的。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2aa2af266391d70c9881b953e0ce6f2c.jpg
 
再后来,kiki来操作。观察影子变长变短,并且和我们白天的记录结合起来,对kiki来说,好像更有兴趣。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f4681a1259ed705d3498a9481b470da1.jpg
 
最后,我们将太阳的位置大概的记录在纸上。kiki找到每条影子对应的太阳的位置,我来画出来。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f538986a5a3fe975eb21a11bb56ef7f0.jpg
 
当我们记录好了确定的时间后,我们又来了一个小游戏。比如:跟好朋友约了下午2点,那么在哪个点上?然后抽掉纸,光看日影,再回答要找的时间。
 
 
 
http://playwithkid.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97efde499708cf6995b9f178067f9f76.png
延伸:
 
关于日影的测量,我跟kiki会继续坚持一段时间。只要天晴,我们就会测量,并标注时间。
 
因为,日影的变化,关联到的内容非常多,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所以,我真正关心的不是kiki能不能快速的学会读时间。而是通过这样的测量,去感知到地球运动、太阳光线角度、节气、时间这些是深度关联的,引导她做更深入的思考。
 
看到这里,如果还没走开,一定要加ki妈微信:maoerhutong,相信我们会有很多共鸣。
 
 
 
点击
“阅读原文” 
 喜欢
喜欢
0
 赠金笔
赠金笔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