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场阅推活动”家门口图书馆——“阅”享未来系列——古琴

(2023-11-17 15:26:53)
标签:

昭庆寺分馆

分类: 活动汇总

   10月6日、10月21日,由苏州图书馆分馆管理部策划开展的“‘千场阅推活动’家门口图书馆——‘阅’享未来”系列活动在昭庆寺分馆举行。一起聆听古琴艺术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门琴派第四代传人吴明涛老师讲述吴门古琴的精彩故事。

   “古琴是一种有生命有灵性的乐器,需要弹奏,操缦,只有在琴家手上,才是一种动态的传承。”吴明涛老师说,在琴人看来,琴应该在有用的人手上流转,而不应该收藏在博物馆里。

   据吴明涛老师回忆,“1912年,曾祖父吴兰荪从湖南迁居姑苏区盘门附近,购置一个园子,名为琴园,当时也是苏州琴园雅集活动的中心之一。因他久居吴地,和当时虞山派的琴家来往密集、频繁,琴风中正平和、清微淡远。”

   吴明涛老师介绍:“祖父吴兆基最早是随曾祖父学琴,但他的授业恩师是吴浸阳。川籍古琴名家吴浸阳久居江南,他的琴风既有川派的清逸洒脱,也有虞山派的清微淡雅,是祖父比较喜欢的。经过几十年的操缦,祖父将两者琴风熔铸于一炉,加上祖父是太极拳的高手,将太极拳的要领融入古琴中,弹起琴来已不着意于技,而更重意境、情趣与韵味。”

   活动现场,《梅花三弄》、《忆故人》等古琴经典曲目,从吴明涛老师的指端流淌而出,让在场读者深深的感受到了古琴艺术的历史底蕴和魅力。经过历史沉淀的传承最能触动人心,拨弄琴弦,从三千年前传出一声声婉转悠扬的琴音,让人沉浸在古人的艺术中,仿佛跨越历史长河与古人对话。

“千场阅推活动”家门口图书馆——“阅”享未来系列——古琴

“千场阅推活动”家门口图书馆——“阅”享未来系列——古琴

“千场阅推活动”家门口图书馆——“阅”享未来系列——古琴

“千场阅推活动”家门口图书馆——“阅”享未来系列——古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