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场阅推活动”家门口图书馆——“阅”享未来系列——泥塑

(2023-10-16 09:56:40)
标签:

昭庆寺分馆

分类: 缤纷少儿

   9月23日,由苏州图书馆分馆管理部策划开展的“‘千场阅推活动’家门口图书馆——‘阅’享未来”系列活动在昭庆寺分馆举行,11位读者在苏州泥塑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开亚老师的带领下,体验了一把苏州泥塑“泥叫叫”的制作。

   活动现场,王开亚老师介绍了泥塑的历史。初始于汉代,成名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清末民初始衰,“文革”更遭重创,至20世纪70年代末,其历史遗存已难觅踪迹,工艺断代失传,频临消亡。80年代初始复兴。

   王开亚老师最擅长的就是制作虎丘泥人,虎丘泥人分为耍货、塑真、落膝骱、娟衣泥人、合模泥人和戏文泥人。王老师现场展示了娟衣泥人《长坂坡》和戏文泥人《西厢记》,形态逼真、小巧玲珑,大家纷纷驻足观赏。

   王老师告诉读者们“泥叫叫”是我国流传千年的泥塑玩具,它不用印模,以揉、搓、拍、捏等手法技巧,随形就意地捏塑出各类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各类儿童泥塑玩具,它的独特之处是会“叫”,这一点需要非常精准测算好它的“吹气孔”和“出气口”的位置,才能让它响亮的“叫”出来。王老师耐心地示范每一个制作步骤,“首先我们把它搓圆,捏成一个鸡蛋的样子”、“然后我们来捏它的耳朵,像这样......”。大朋友和小朋友们都认真的捏着手中的泥塑,不一会儿,一只只小巧可爱的兔子就做好了。接着老师一个个给“小兔子”打孔,赋予它们生命,让每只“小兔子”都能“叫”出声来。大家爱不释手,最为让他们惊叹的是能吹响亲手制作的泥塑。

“千场阅推活动”家门口图书馆——“阅”享未来系列——泥塑

“千场阅推活动”家门口图书馆——“阅”享未来系列——泥塑

“千场阅推活动”家门口图书馆——“阅”享未来系列——泥塑

“千场阅推活动”家门口图书馆——“阅”享未来系列——泥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