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由苏州图书馆分馆管理部策划开展的“‘千场阅推活动’家门口图书馆——走读研学”系列活动在昭庆寺分馆举行,10组家庭在专业讲解老师陈健的带领下,来到平江路,聆听老师讲解平江路的历史。
讲解老师陈健带领大家来到位于干将路和平江路的交叉路口,这里有一座碑亭,里面有真正的平江图刻碑。陈老师讲到这个图可以称为最早的城市规划图,苏州的城市格局几千年来基本一直保持,是很有特色的双棋盘格局,苏州水陆并行,河道和街道都像围棋的棋盘格一样横竖交错,重叠在一起,所以称为双棋盘格局。接着,陈老师介绍了苏州大概的历史脉络还有平江路的历史。众人跟随陈老师沿着平江路一路向前,路过一个个河道对面的巷口,陈老师就会停下来讲解有关平江路西面的各个小巷或者桥的背景故事和文化特色。主要讲解的景点是平江图-思婆桥-钮家巷-雪糕桥-大儒巷-菉葭巷-悬桥巷-朱马交桥,又回头看了混堂弄和丁香巷,再走进中张家巷,来到昆区博物馆和评弹博物馆门口介绍了这两个苏州独特的曲艺表达形式。
陈老师在讲解过程中特别强调了苏州在教育领域的成就,从有科举考试以来的一千三百多年里,有名有姓的状元是有596位,而来自苏州的状元就有51位,占了差不多十分之一。其中一名状元潘世恩的府邸就在钮家巷中,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状元府邸,现在作为状元博物馆进行开放。而好的教育铸就好的人才,好的人才推动国家创新,陈老师结合时事热点进行阐述,说华为mate
60为什么能够遥遥领先?就是因为我们国家重视培养创新人才,鼓励人才创新,支持人才创新。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坚持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根基,其中涉及的一个重要文脉就是儒家文化。陈老师在路过大儒巷巷口时就提到,苏州一直以来都很尊重读书人,每一条巷子中都有读书人的身影,街道的名字也为读书人而起。陈老师鼓励在场的孩子们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加文化认同感和加强文化自信,在平江路的走读研学的过程中感受苏州的文化历史的脉搏,能够发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能够成长成才最后报效祖国。在场的孩子们眼中都流露出感动和自豪,在老师流畅生动的讲解过程中频频点头。陈老师在朱马交桥上讲述了岳飞与这个桥的历史典故,还背诵了名篇《满江红》,一些家长和孩子还一同背诵,在诵读完后,大家一同鼓掌,发出由衷的赞叹。
活动结束后,孩子家长均表示这次活动加深了她们对苏州历史文化故事的了解,在平江路的街巷中行走,串起了苏州的文化和文人故事,一条平江路,半部苏州史。她们表示以后愿意多带孩子来参加这样具有文化意义的活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