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低暖”与我的选择——公共性的故事

标签:
股票公共性寺庙空间建筑师 |
分类: 作品分享 |
(本文系《建筑技艺》杂志的约稿
公共性与体验
深圳,因为特区的文化、草根的传统,还有炎热潮湿的气候,她的建筑和空间有着公共性的基因,并演绎着那些“高冷”与“低暖”的故事!
高冷
深圳一些“高大上”建筑在概念上有着的明显的公共意识,并呈现出激进的姿态!
十几年前,美国建筑师李名仪设计的市民中心成为这座开放城市的象征(图1)!一反当时大多数市委、市政府大楼的面貌,深圳市民中心是一个轻盈和通透的建筑,不但没有围墙,而且中央通畅开放,市民可以从中央平台穿越建筑,自由的徜徉在莲花山和南面广场之间,仿佛一向高高在上的政府一下子与公众打成了一片!这座建筑的理念在当时的中国环境下有所突破,但也带来巨大争议!仔细分析,她不过是在几个原本就独立的体量之上,覆盖了一个巨长、巨大、并飞起的屋顶,从而带来一种视觉的通透感,创造了形象意义上的开放性。这个巨大的造型屋顶创下了中国之最,两层屋顶之间的环境也没有被很好的利用。据说,有关领导为了突出“大鹏展翅”的意向,把原方案舒缓优雅的屋顶两端狠狠的翘起,这个结果让李大师在建成的建筑旁潸然泪下!
http://s2/mw690/001KeZaYgy6SepveXeh41&690
市民中心旁的少年宫是个更让人扼腕的案例(图2),其造型设计为一个大斜坡,初衷是让孩子们可以攀爬玩耍,尽享开放空间的欢乐。但实际上,从建成之日起,斜坡就被管理起来禁止攀爬,不知是安全考虑、还是怕有碍观瞻,这种有趣的公共空间现实中从未存在!
http://s10/mw690/001KeZaYgy6SewIZMIVf9&690
位于大梅沙海滨的万科中心由建筑师斯蒂文霍尔和李虎设计(图3)!这个当初被王石一眼看中的方案,建筑底部全部架高十几米,让山海的景色在底部连通,人们可以在其中自由的穿行和活动。王石曾骄傲的介绍说,这座建筑体现了万科开放分享的精神,不但把土地还给市民,而且算上屋顶和架空层的绿化,建筑返还了超过原来土地的绿化面积。这确实是个精彩而有震撼力的设计!建成后我多次观察,在其中活动的公众却不多,可能因为里面缺少真正可以参与或使用的设施,在公众心目中,这里仍属于企业的专属领地!
由雷姆库哈斯设计的证券大厦也即将在城市中心问世(图4)。老库的设计,相比当时竞赛时GMP、SOM等提供的方案,既不漂亮,也不算最实用,甚至放在城市里相当突兀,但其理念及表达方式让人惊叹!老库一直希望高层建筑能解放地面空间,提供更多的室外场所,既然这样,干脆把裙房抬升到空中,形成所谓抬升裙楼,人们戏称之为“超短裙”。这个方案结构造价之高不言而喻,抬升裙房下形成的空间,计算其成本真可谓“寸土寸金”,但观察一下,下面似乎又只有礼仪式的大台阶和广场。我们在赞赏其理念的同时,也在疑惑,这些空间未来是否能开放?开放了能做些什么?人在那里会不会如身处舞台而异常的拘谨?我们拭目以待!
http://s8/mw690/001KeZaYgy6SepDtFZB77&690
这些建筑把公共性的理念转化为震撼的空间形象和体验,从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在我看来,它们因为概念优先,不是首先基于运营的思考和效率的分析,所以呈现着“高冷”的姿态,它们是一种“宣言式”的公共性建筑!
低暖
http://s2/mw690/001KeZaYgy6SepDyv8531&690
http://s10/mw690/001KeZaYgy6SepDVQxP09&690
公共性不仅仅出现在公共建筑中,任何建筑都可能通过增加其公共属性而焕发出新的活力。最近,由雷军投资的“YOU+国际青年公寓”受到广泛关注和热议,其商业模式的重要特质在于抓住了都市年轻人交往分享的诉求。“YOU+国际青年公寓”压缩私人空间,作精公共场所,桌球台、健身房、小酒吧、影视厅、烧烤炉、公共的厨房和餐厅,给年轻人创造出有温度、有逼格的互动共享空间(图7、8、9)。再加上多样化的内部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针对年轻创业者的公共服务,与其说
“YOU+国际青年公寓”设计了房子,倒不如说它设计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把各自独立的私人生活转变成公共生活,从而建立起相互信赖、相互依存的居住文化!从这些方面看,商人比建筑师思考的更到位,他们对公共性的当代特质把握更精准!
http://s10/mw690/001KeZaYgy6SepE4Y2d39&690
http://s12/mw690/001KeZaYgy6SepE7HsL4b&690
http://s1/mw690/001KeZaYgy6SepEaljOb0&690
我的设计故事
一个自由上下的看台与阶梯
http://s2/mw690/001KeZaYgy6SeqqB3xve1&690
http://s5/mw690/001KeZaYgy6SepEcQ5e94&690
一条登山运动道
http://s7/mw690/001KeZaYgy6SepF29Ya96&690
http://s11/mw690/001KeZaYgy6SepFeNVE3a&690
http://s14/mw690/001KeZaYgy6SepFzYYt6d&690
一组散落的小花园
http://s9/mw690/001KeZaYgy6SeqzhXPG58&690
http://s3/mw690/001KeZaYgy6SeqAmaCm42&690
http://s14/mw690/001KeZaYgy6SeqAtreR9d&690
一座现代开放的公园式寺庙
http://s14/mw690/001KeZaYgy6SeqBEEW1fd&690
http://s6/mw690/001KeZaYgy6SeqD5i8Be5&690
http://s1/mw690/001KeZaYgy6SeqEdzO000&690
http://s16/mw690/001KeZaYgy6SeqF8YGPdf&690
http://s9/mw690/001KeZaYgy6SeqGixZKc8&690
公共性与这个时代
以上几个项目有的建成、有的正在建设中,公共性理念融入其中,但绝不是建筑的唯一考量!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现在已不是建筑师停留在象牙塔内就可以做好建筑的时代,建筑师的思维常常显得过于单纯和理想主义,真正实现公共性,需要理解运营、理解商业、理解人性等,如此,才能做出接地气的选择!
或许,未来最具价值的公共性既不高冷,也非传统的低暖,而是建立在深度理解时代的基础上!
图片来源
图一 摄影:白小刺
图二 摄影:袁小宜
图三取自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万科中心
图四取自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ipn=r&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428049014755_R&pv=&ic=0&nc=1&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ie=utf-8&word=深圳证交所
图五取自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ipn=r&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428049062868_R&pv=&ic=0&nc=1&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ie=utf-8&word=深圳华侨城创意集市#z=3&width=0&height=0&pn=
图六取自
图7、8、9取自
其他图片均为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