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冷”、“低暖”与我的选择——公共性的故事

(2015-05-13 12:11:03)
标签:

股票

公共性

寺庙

空间

建筑师

分类: 作品分享

(本文系《建筑技艺》杂志的约稿 ,将刊登在2015.05期)

 

 

公共性与体验

    谈公共性和体验,我首先想到两个热词:“高冷”和“低暖”,根据百度,前者指“高贵冷艳”,那后者应该是“低下而温暖”吧!

    韩国建筑师承孝相说:“好的建筑和健康的城市理应是唤醒我们的善良、真实和美好”,这其中,公共性是一个重要纬度!对于有理想的建筑师来说,公共性是一种道德、伦理、甚至信仰!

深圳,因为特区的文化、草根的传统,还有炎热潮湿的气候,她的建筑和空间有着公共性的基因,并演绎着那些“高冷”与“低暖”的故事!

 

高冷

深圳一些“高大上”建筑在概念上有着的明显的公共意识,并呈现出激进的姿态!

十几年前,美国建筑师李名仪设计的市民中心成为这座开放城市的象征(图1)!一反当时大多数市委、市政府大楼的面貌,深圳市民中心是一个轻盈和通透的建筑,不但没有围墙,而且中央通畅开放,市民可以从中央平台穿越建筑,自由的徜徉在莲花山和南面广场之间,仿佛一向高高在上的政府一下子与公众打成了一片!这座建筑的理念在当时的中国环境下有所突破,但也带来巨大争议!仔细分析,她不过是在几个原本就独立的体量之上,覆盖了一个巨长、巨大、并飞起的屋顶,从而带来一种视觉的通透感,创造了形象意义上的开放性。这个巨大的造型屋顶创下了中国之最,两层屋顶之间的环境也没有被很好的利用。据说,有关领导为了突出“大鹏展翅”的意向,把原方案舒缓优雅的屋顶两端狠狠的翘起,这个结果让李大师在建成的建筑旁潸然泪下!

http://s2/mw690/001KeZaYgy6SepveXeh41&690

市民中心旁的少年宫是个更让人扼腕的案例(图2),其造型设计为一个大斜坡,初衷是让孩子们可以攀爬玩耍,尽享开放空间的欢乐。但实际上,从建成之日起,斜坡就被管理起来禁止攀爬,不知是安全考虑、还是怕有碍观瞻,这种有趣的公共空间现实中从未存在!

http://s10/mw690/001KeZaYgy6SewIZMIVf9&690

位于大梅沙海滨的万科中心由建筑师斯蒂文霍尔和李虎设计(图3)!这个当初被王石一眼看中的方案,建筑底部全部架高十几米,让山海的景色在底部连通,人们可以在其中自由的穿行和活动。王石曾骄傲的介绍说,这座建筑体现了万科开放分享的精神,不但把土地还给市民,而且算上屋顶和架空层的绿化,建筑返还了超过原来土地的绿化面积。这确实是个精彩而有震撼力的设计!建成后我多次观察,在其中活动的公众却不多,可能因为里面缺少真正可以参与或使用的设施,在公众心目中,这里仍属于企业的专属领地!

   http://s9/mw690/001KeZaYgy6SepDqUiI68&690

由雷姆库哈斯设计的证券大厦也即将在城市中心问世(图4)。老库的设计,相比当时竞赛时GMP、SOM等提供的方案,既不漂亮,也不算最实用,甚至放在城市里相当突兀,但其理念及表达方式让人惊叹!老库一直希望高层建筑能解放地面空间,提供更多的室外场所,既然这样,干脆把裙房抬升到空中,形成所谓抬升裙楼,人们戏称之为“超短裙”。这个方案结构造价之高不言而喻,抬升裙房下形成的空间,计算其成本真可谓“寸土寸金”,但观察一下,下面似乎又只有礼仪式的大台阶和广场。我们在赞赏其理念的同时,也在疑惑,这些空间未来是否能开放?开放了能做些什么?人在那里会不会如身处舞台而异常的拘谨?我们拭目以待! 


http://s8/mw690/001KeZaYgy6SepDtFZB77&690
这些建筑把公共性的理念转化为震撼的空间形象和体验,从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在我看来,它们因为概念优先,不是首先基于运营的思考和效率的分析,所以呈现着“高冷”的姿态,它们是一种“宣言式”的公共性建筑!

 

低暖 

    在高大上的建筑之外,走进真实生活,你会发现,那些平和近人的地方、或带有自发性的场所往往能具备更真实的公共性,如城中村里的狭窄街道、华侨城Loft里的创意集市(图5),还有图书馆音乐厅旁边的市民广场(图6),那里摆摊、杂耍、现场歌唱,人流如织,丰富异常!除此以外,那些适应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场所也具备现实意义的公共性,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购物中心(shoppingmall),里面包罗万象,人们在这里购物、用餐、聚会、休闲、看展览、亲子活动等等。购物中心即使有很多问题,但不可否认它们已成为当代最具典型意义的公共空间。

    公共性是自发的、多样的、甚至是草根阶层所主导的,其并不在乎高大全,反而要求谁也别端着,生动有趣、接地气才是被大家喜欢的。公共空间也未必大,小型分散的公共空间更贴近生活,实现公共性也未必需要大动作,尊重人性的小动作也让设计更有价值!

     

http://s2/mw690/001KeZaYgy6SepDyv8531&690

http://s10/mw690/001KeZaYgy6SepDVQxP09&690

公共性不仅仅出现在公共建筑中,任何建筑都可能通过增加其公共属性而焕发出新的活力。最近,由雷军投资的“YOU+国际青年公寓”受到广泛关注和热议,其商业模式的重要特质在于抓住了都市年轻人交往分享的诉求。“YOU+国际青年公寓”压缩私人空间,作精公共场所,桌球台、健身房、小酒吧、影视厅、烧烤炉、公共的厨房和餐厅,给年轻人创造出有温度、有逼格的互动共享空间(图7、8、9)。再加上多样化的内部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针对年轻创业者的公共服务,与其说 “YOU+国际青年公寓”设计了房子,倒不如说它设计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把各自独立的私人生活转变成公共生活,从而建立起相互信赖、相互依存的居住文化!从这些方面看,商人比建筑师思考的更到位,他们对公共性的当代特质把握更精准!
http://s10/mw690/001KeZaYgy6SepE4Y2d39&690

http://s12/mw690/001KeZaYgy6SepE7HsL4b&690

http://s1/mw690/001KeZaYgy6SepEaljOb0&690

 

我的设计故事

    现实中,公共性的实现并非通过设计单方面完成,需要建筑师向前、向后介入更多的工作,这里涉及到利益平衡、运营管理等诸多的问题。作为一个职业建筑师,当面对大多数非“高冷”的常规项目时,真正的考验来自各种利益博弈下我们做出的选择!

 

一个自由上下的看台与阶梯

    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举办,我负责设计了大运村的公共建筑群,在会后,它成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北校区。其中一栋是由体育场和风雨操场组成的单体(图10、11),体育场是大运会足球预赛场,但其任务要求几经变化,最初看台上的巨型屋盖被取消,造价大幅度缩减,这座建筑的功能转变为主要应对未来校园的使用。

 在我观察中,一般大学体育场看台只在观赛时被利用,平时都闲置,甚至封闭起来。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在闲暇时分走上台阶晨读、聊天、恋爱?为什么不让建筑超越单一的用途,成为校园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带着这样的理想,我们让建筑从地面匍匐而上,适合看台的位置做成阶梯座位,不适合看台的位置做成阶梯式花池,方案呈现出一个“山”形折板式形态!这个设计出来,一路受到体育专家和部分领导的质疑,“这种做法前所未见”,“为什么不用轻钢屋面”,“看起来很丑陋”等等!但理想主义的坚持让我们抵挡了一路的责难,直至建成。一日,国际大体联官员来到现场,称赞道:“这是一座独特、有趣的体育场!”

http://s2/mw690/001KeZaYgy6SeqqB3xve1&690

http://s5/mw690/001KeZaYgy6SepEcQ5e94&690

 

一条登山运动道

    山东交通学院三号教学楼位于已初具规模的校园内,一位新到任、并满怀理想的校长对这座建筑寄予厚望。校长希望这座建筑不仅满足教学的功能,更能成为让人无法忘却的标志,让校园因此呈现全新的面貌。我们的方案虽然不是最初校长的想法,却因为独特的思考在竞标中获胜,并成为实施方案。

    在校长起初的想法中,它是一座集中体量、有震撼力的宏伟建筑。而我踏勘现场时发现,周边有舒缓的山峦,用地里有蜿蜒的小河,校园里原有建筑个头都不大,呈单元式组合,与树林掩映,虽不夺人,但营造的环境优美宜人!在这里,一座集中体量的巨无霸建筑不但与校园肌理冲突,也会让山峦、小河等自然景观黯然失色;同时,校园建筑群的魅力在于丰富多样的公共场所、室内外空间体验的转换,这样的诉求,在一个集中体量的建筑里难以实现!

    于是,我们设计了一座蜿蜒伸展的建筑,先让六个学院呈一个个院落各据一方,再首尾相连围合成半开放的大型庭院,集中和分散在这里成为一个统一体(图12)。建筑群以“山型”母题的重复,形成独特的天际线和丰富的庭院空间体验!而更有趣的是,我们借助连续起伏的屋顶创造了一条总长度达1000米的登山步行道(图13、14),这条运动道跌宕起伏,并用不同的色彩做出标识,学生可以从每一栋教学单元的斜屋顶走出来并参与其中。这是一处独一无二的趣味空间,甚至可以借此组织持续性的比赛,构建独特的校园文化!

http://s7/mw690/001KeZaYgy6SepF29Ya96&690

http://s11/mw690/001KeZaYgy6SepFeNVE3a&690

http://s14/mw690/001KeZaYgy6SepFzYYt6d&690

一组散落的小花园

    中盟科技办公楼位于苏州工业园内,客户是我的朋友,他拿了请人做的设计方案给我看,并说出了自己的疑虑!这个项目马上要建设,自己暂时用不了太多面积,必须考虑招租,但周边同质化办公楼非常多,市场并不看好,而且未来自己的使用也有诸多不确定性。原先的方案四平八稳,能适应这些诉求吗?

    经过多次的研究和商议,我们应邀提出了新的方案!首先,建筑被分为一大一小两栋,让建设和使用有足够的灵活性,适应可能的变化。同时,还应该针对办公建筑的特质,结合空间体验,做出差异性和附加值!经研究发现,市场上最常见的办公单位需求是两三百个平方,那么,我们就把这个面积区间化作一个模块,然后以“垒砖头”的方式形成建筑概念,其间隙是一个个分散的小花园,有两层的净高,可以让树木得以生长。办公建筑有花园已不稀奇,但往往集中,而分散式的小花园可以提升每个办公区间的价值,也让这种公共空间被人们方便的享用,更可以在正常的结构成本下实现。(图15、16、17、18)

    每个办公区间相对独立,甚至在外立面上可以挂上自己的标志。一个个办公模块和小花园相互穿插,让建筑如同一个办公的“集市”,每一个个体都被尊重,并具备可识别性。

 http://s13/mw690/001KeZaYgy6SeqyhuKE9c&690

http://s9/mw690/001KeZaYgy6SeqzhXPG58&690

http://s3/mw690/001KeZaYgy6SeqAmaCm42&690

http://s14/mw690/001KeZaYgy6SeqAtreR9d&690

 

 

一座现代开放的公园式寺庙

    上海浦东国庆寺为一座明代寺庙,现在启动了复建的计划。一天,我接到朋友电话,邀请我为此设计方案!寺庙不大,有个年轻的主持,我在电话跟他说:“如果你要个传统的寺庙,我不适合做,如果你想做个有突破的现代寺庙,我很有兴趣!”主持说:“我很期待”!我隐约觉得,他有着创新的愿望。

    我跟他说的“现代”,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形态、空间、材料等物质层面,另一个则是在公共性的观念层面!寺庙位于城市内,它应该被理解为一个公共性的文化场所,它的观念应该是当代的!项目用地紧邻着一块小城市绿地,我们把寺庙的朝向转至与小绿地连通的方向,让两者形成一体化的公共空间,绿地公园全天候开放,寺庙也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宗教场所,寺庙主要功能是讲经说法和禅修,而在在今天,寺庙几乎完全变成了“烧香磕头”的地方;佛教建筑原本也并不讲究对称和中轴线,汉传佛教在中国把宫廷建筑的格局移植到寺庙中(“寺”在过去指官衙),所以我们有了与藏传、南传、日式等完全不同的官衙式寺庙。在这里,我们能否理解一个宗教文化建筑的精神?能否尽可能弱化这种官式的格局?能否让寺庙一定程度上回归弘扬佛法的本质?能否把人们进入寺庙的体验塑造为一次理解佛法的旅程?于是,我们让建筑平和朴素,让空间松弛自然,去除装腔作势的形态,并把讲经说法的场地安排在禅院的中央,彰显其公共属性,让佛教文化与城市公园融为一体!(图19、20、21、22、23、24)

    我给寺庙和公园取了个共同的名字——众生禅院,公共性与宗教特质在这个名字中合二为一!


http://s14/mw690/001KeZaYgy6SeqBEEW1fd&690

http://s6/mw690/001KeZaYgy6SeqD5i8Be5&690

http://s1/mw690/001KeZaYgy6SeqEdzO000&690

http://s16/mw690/001KeZaYgy6SeqF8YGPdf&690

http://s9/mw690/001KeZaYgy6SeqGixZKc8&690

 

公共性与这个时代

以上几个项目有的建成、有的正在建设中,公共性理念融入其中,但绝不是建筑的唯一考量!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现在已不是建筑师停留在象牙塔内就可以做好建筑的时代,建筑师的思维常常显得过于单纯和理想主义,真正实现公共性,需要理解运营、理解商业、理解人性等,如此,才能做出接地气的选择!

或许,未来最具价值的公共性既不高冷,也非传统的低暖,而是建立在深度理解时代的基础上!

 

 

图片来源

图一 摄影:白小刺

图二 摄影:袁小宜

图三取自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万科中心

图四取自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ipn=r&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428049014755_R&pv=&ic=0&nc=1&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ie=utf-8&word=深圳证交所

图五取自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ipn=r&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428049062868_R&pv=&ic=0&nc=1&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ie=utf-8&word=深圳华侨城创意集市#z=3&width=0&height=0&pn=

图六取自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ipn=r&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428049216863_R&pv=&ic=0&nc=1&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ie=utf-8&word=深圳书城前广场

图7、8、9取自

http://www.youplus.cc/

其他图片均为作者提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