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与光的雕琢—深圳大学城国际会议中心设计

(2010-06-05 11:16:54)
标签:

沈驰作品

创意型绿色建筑

建筑设计

深圳大学城

会议中心设计

分类: 作品分享

深圳大学城国际会议中心是一个富有“野心”的设计。

这是一座功能复合的建筑,拥有共计容纳2000人的大小会议、活动空间,能满足多个活动的同时举行。其中的主会议厅具备完善的设施,可以兼做为800观众的标准剧院。

http://s4/middle/5f5526ecg88404c9b6013&690

对于这座规模适中的建筑,在满足了正常的功能和形象要求之外,我们试图通过独特的思考达成三个目标:激活周边区域的公共空间、回归空间的健康使用方式、打造自由开放的学术中心!

 

野心之一:激活周边区域的公共空间

项目地处大学城核心区中央广场一侧,毗邻大沙河畔,旁边有已建成的深圳科技图书馆和在建的汇丰商学院两座建筑。大学城内有着如同城市般开放的道路系统,核心区高密度的建筑规划也有别于一般校园中心的大广场、大绿地,旨在实现高密度的活动和连续的步行环境,从而塑造一个真正富有人气和活力的“校园中心”。

会议中心的设计在自我之外,勇于承担了激活周边公共空间的责任。

http://s3/middle/5f5526ecg88403ec74b32&690

 

城市节点的公共价值

建筑设计在尊重了高度、边界控制要求的同时,没有简单依据规划思路——以扇形的平面对中央广场构成完整的围合,而是积极挖掘建筑群的端部价值,以一条舒展的弧线打开角部空间,把自己的身体面向更开阔的大沙河展开。面向大沙河和中心广场的8米宽柱廊,提供了阴影之下的室外活动场所,柱廊之后通透的建筑空间,如同一个与外界互动的舞台,向人们展示着建筑内一个个丰富多彩的瞬间。

梭形的建筑和宽大的柱廊开放了中央广场与大沙河之间的视觉通道,激发出建筑应有的的公共性,重拾了城市节点的空间价值。

http://s5/middle/5f5526ecg8840461cbe14&690


鲜花小径的二层步道

个鲜花盛开的缓坡嵌入建筑一侧的柱廊,缓缓向上,将来自城市道路的人们引至二层高度。这是我们为片区建筑群设计的二层步道系统的起点,人们不但可以由此直接进入800人会议厅的前廊,也可以从此走到旁边的其他建筑。

二层的步道平台将会议中心、图书馆、以及未来的校园酒店等建筑在二层平面上连为一体,几座建筑如同一座建筑一样被方便的共享设施、合并使用,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创造出一个多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

http://s13/middle/5f5526ecg74066c7e302c&690

建筑边界的休闲街

会议中心与紧邻的建筑间留有10米宽的间距,这一狭缝式的空间正是学生日常穿行的路线。设计希望在此打破消极的空间感受,挖掘线形空间的价值。我们依托建筑在一层安排了便利店、银行、书屋等功能;在二层“挖出”室外平台,安排了休闲茶座,与一层步行街互相观望。

窄缝空间在植入功能和营造停留场所之后,摇身一变成为富有活力的“步行街”,在建筑界面之外塑造了富有趣味的公共空间。

http://s16/middle/5f5526ecg884030b9dc8f&690

http://s5/middle/5f5526ecg884035f8b054&690

野心之二:回归空间的健康使用方式

长久以来,建筑能耗持续增大的原因是人们对人工环境的过度依赖。在这里,对建筑使用方式的重新思考成为我们设计的原动力,我们试图不把技术设备和构造措施作为绿色建筑的首要选择,而以空间塑造的方式引导人们健康的使用建筑,以“创意型”绿色设计取代“技术型”的绿色设计。

 

开放式景观会议厅

影剧院和会议厅的内部环境质量,是建筑设计中不被重视的课题。习惯于中央空调和人工照明的内部空间与外界隔绝,如果利用率不高,常常能闻到着霉变的气味,让人们在其中昏昏欲睡,。

这里800人观众厅的设计摆脱了传统影剧院封闭不变的模式,取而代之以全新体验的开放式空间设计。观众厅的三面外墙均设计了可以灵活开启的高大旋转门,在朝向绿化庭院的一面,更是可以实现完全开放。人们在会议期间能感受到徐徐清风和柔和的自然光。回头望去,庭院中满目绿色,人们在精神饱满中投入会议和活动,这将是会议大厅中令人难忘的空间体验。

三面可以旋开的高大门板,可以根据气候情况选择开闭的位置和数量,从而有目的的引导来自不同方向的自然风,增减自然风的强度。当需要纯人工照明进行舞台演出时,这些旋转门可以全部关闭,瞬时间,这里变成了一个标准的室内剧院。

观众厅顶部的最高处设置了可电动开启采光口,引导着大厅内部的空气对流,并将阳光导入室内,经舞台上方的反光壁将漫射光反射至观众厅。当建筑由会议功能转变为剧院功能时,顶部的遮光帘自动关闭。

这是一座可以自由呼吸的多功能会议中心!按照深圳的气候特点,全年超过一半的时间可以不依赖中央空调并实现内部的舒适度。环境品质的改善引导着人们回归到健康的空间使用方式,减少了对人工环境的依赖,节约能源成为了最自然的选择。

http://s5/middle/5f5526ecg884029151ce4&690

 

http://s13/middle/5f5526ecg8840288bc40c&690

http://s15/middle/5f5526ecg884028b980fe&690

http://s16/middle/5f5526ecg884028e742ef&690

自由呼吸的共享空间

除位于南侧的800人会议厅外,建筑的功能还包括东北侧一字展开的配套功能区、以及其下部的共享空间两个部分。不同与一般影剧院建筑,我们在三部分之间嵌入了一个窄庭院,借此引导建筑内部的自然通风和采光,也为内部空间带来绿色的景观。狭窄高耸的庭院,如同南方民居中阴凉的天井,在引入漫射光的同时,又减少了大量直射阳光的进入,形成自遮阳的“冷巷”空间。

自然通风、采光、遮阳对于南方建筑的作用毋庸置疑,关键在于选择怎样合理有效的方式,并解决由此带来的管理和安全问题。会议中心的大堂有着良好的采光和景观,在外立面幕墙和庭院幕墙的上方设置有电动开启窗,自然风经过庭院的引导实现对流。建筑的外立面上也大量采用了开启转门的做法,为大厅带来一个阴凉的开放环境,因旋转门板而变化的建筑立面也为建筑造就了一道动态的风景。

http://s11/middle/5f5526ecg88402379eaaa&690

http://s8/middle/5f5526ecg884025624f27&690

http://s14/middle/5f5526ecg884055fdbe2d&690

羽翼式的天窗

建筑屋面上,如同羽翼般展开的折板式天窗是自然光的收集装置,天窗开口为北向和东北向,避开了阳光的直射,引入了漫射光。轻质的金属屋面板,提供一个连续的采光屋面系统,其覆盖下的建筑内部,光影律动,柔和的光线触摸着空间的每一个角落。

http://s10/middle/5f5526ecg884020b60d29&690

 

野心之三:打造自由开放的“学术中心”

建筑的功能组织立足于把独立封闭的“会议中心”转变成一个功能复合的“学术中心”,通过丰富、自由的空间设计让这里成为大学城内最具文化记忆的场所。

 

各种功能的互动

绿色庭院、中庭、大厅、坡道、自动扶梯、旋转门等,由多种的元素构成的共享空间,流动互渗、高低相望,呈现出动态游走的丰富感。这种丰富性的立足点在于我们对功能复合的理解,我们不希望把一个个功能各自独立后简单罗列,而是把会议、展览、休闲、沙龙等空间联通并置,实现活动的关联和功能的互动。

中庭、连续坡道、旋转门是一种模糊界限的空间处理方式,每一个活动不再是孤立的,视觉和空间的连续流动创造了人与人的接触。人们在大厅坡道上漫步的同时可以看看旁边的展览;在会议间隙可以了解其他学术活动的信息,与不同专业的人士不期而遇;也可以在共享大厅中一边品尝咖啡,一边与朋友海阔天空的畅谈。

一道玻璃幕墙分隔开大坡道的室内与室外,一排高大的转门又在必要时将它们连为一体,建筑的范围被放大和延伸,空间关系的奇妙变化为举行不同的活动创造了可能。

http://s16/middle/5f5526ecg88401ce2ac4f&690



http://s15/middle/5f5526ecg88401d6c159e&690

http://s11/middle/5f5526ecg88401d99c0da&690

 

会议空间的灵活性

三层平面众多的会议室之间,我们没有设置固定的隔墙,而以隔声的折叠门代替。这些会议室既可独立使用,也可以联通成一个或几个连续的大空间,适应不同规模的交流活动,也可以转变功能,空间的灵活性和使用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自由、开放、互动的学术空间能满足灵活多样的学术沙龙活动的需要,促进思想的交换和创意的萌发。http://s9/middle/5f5526ecg884019b6e4c8&690

 

建筑如同一个多样化空间的容器,在风与光的雕琢中,显得意趣盎然,容纳气象万千!

大沙河畔,深圳大学城国际会议中心如同一艘启航的巨轮,正展开着自己的侧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