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
标签:
杂谈 |
在山西太原开会,住在晋祠的隔壁,因此,免不了要参观和了解一下——会间的一个中午去了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晋源区的悬瓮山麓,晋水的发源处。
晋祠始建于北魏前,是为了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
武王灭商之后分封诸侯,把次子叔虞封于唐。
关于这次分封,《史记》中记载了“桐叶封弟”的故事:武王的儿子成王即位后,和弟弟叔虞散步。成王顺手摘了一片桐树叶,交给叔虞,开玩笑说:“我把唐地分给你,以此为凭”。第二天,史官提起叔虞的任命,成王笑说:那不过是戏言。史官严肃地说:“君无戏言”。成王听后,马上收敛笑容,认真地履行了先前的“任命”。
值得一提的是:唐位于山西南部的翼城县,不在此地。
叔虞死后,其子夑继位,因有晋水,改唐为晋国。后人在悬瓮山麓、晋水源头建祠立设,以祭祀叔虞。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即今晋祠。
晋祠有三绝: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

圣母像——叔虞和成王之母、周武王之妻邑姜

侍女像——33位栩栩如生的侍女从宋代一直站到现在

也有说周柏是晋祠一绝的,听一位导游说是周朝时栽种的,距今3000多年了,但是在网上查询的是北周时栽种的。
在这里,终于明白了唐朝国号的来历:
原来,李渊当年在晋阳(教科书上说是太原,其实是在距此十几公里的蒙山脚下。北宋初年,被赵光义焚毁并引水淹城)起兵,曾经到唐叔虞祠祷告,祈求叔虞保佑。后来,起兵一年而定天下。大功告成之后,有感于叔虞保佑,于是定国号为唐——唐是叔虞的封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