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的中层干部竞选大会上,到法院工作不到5年的年轻法官韩瑞竞选立案庭副庭长,获得成功。
此结果很多干警感到意外,认为她年轻、文弱、阅历浅。
这些我都了解,而且还了解她的众多竞争对手也很强。
但是,在强手之中我是支持韩瑞的,具体理由如下:
一、自身条件。
工作实绩:
1、
窗口工作三年踏实工作,配合副庭长接待数万名当事人,特别是不计入工作量的大量的诉前接待笔录工作是我调研时无意间发现的,其本人从未表白。
民一庭工作一年,承担起了审判重大疑难案件的重任。
2、 撰写论文:其中,《审判资源与效率》一文成为我院参加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蓝本。
3、 担任国家各级领导和国内外专家学者来院考察的接待解说
专业基本素质
1、 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
2、 经过省组织部门组织的法官助理公开招录考试、考核录取
3、 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
职业道德素质
1、
敬业。曾以笔试面试第一的成绩被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招录,但是,服从党组安排,放弃了“个人发展”机会。
2、
在民事审判庭工作一年后,根据工作需要,经征求本人意见,又回到艰苦的立案接待窗口工作。
工作阅历
1、
从多元调解在立案窗口启动改革之初,韩瑞即在立案窗口的改革一线工作,至今已经4年多。不仅亲历了改革的全过程,而且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改革意识。
2、
在民一庭的一年历练,不仅担起了重大疑难案件的审判重任,同时,拓宽了纠纷解决机制的视野
3、 被区委抽调做“社会管理创新”的对外经验介绍工作,丰富其政治思维。
二、环境条件
1、
经过几年的改革,营造了相对良好的法律人的工作环境。在国家法成为主流的环境下,为法律人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平台。
2、
诉调衔接办公室的成立及其诉前接待,为立案窗口的法律专业审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3、 法院管理流程的作用,使制度管理具备更大的适用空间
三、整体工作考量
1、
改革总结创新需要。今年的改革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欧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课题将于今年结束,我院在此期间还有很多具体工作。此期间“换将”对工作衔接不利。
2、
激发干警,特别是中青年法官工作积极性。不从年轻人里面选拔,就不会有此效果(当然前提是有可以提拔的对象).同时,给在平凡而又艰苦的工作岗位上的年轻人机会,更有感召力。
3、
导向作用——即实干、能干、勇于进取的法律人(而非钻营潜规则等“民间法”的社会人)将成为未来国家审判工作的主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