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云卷云飞
云卷云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932
  • 关注人气:1,23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与“1027”

(2017-03-04 14:30:44)
标签:

小广播

志愿者

社区新闻

分类: 时尚边缘
我与“1027”

  1027”是啥频率?别说上海其它区的人可能答不上来,就是我们闵行人也未必都知道,其实,它就是闵行广播电台的频率!也许有人会说,都新媒体年代了,谁还听那老式的无线电广播?其实也不能一概而论。比方开车的年轻人一族,就经常听动感101.7和交通台,宅在家里的阿伯阿婆,就一直喜欢听那个1197戏曲频率,当年那个滑稽“王小毛”广播剧,不就风靡了好几年吗?

      说来惭愧,我以前也没留心过闵行广播台的节目,只是自从2015年的下半年担任了业余的“小广播”后,才开始关注这节目的。也许有朋友会好奇,啥小广播?甚至马上会联想到老艺术家赵丹在《乌鸦与麻雀》里演得栩栩如生、那个爱显摆自己消息灵通的 “小广播”,我当然不是这样的“小广播”,而是由街镇选送、负责播报社区新鲜事的播报员,每个街镇一或两人。区别就是群里绝大多数播报员都是在职的社区干部兼任的,只有我和另一位是退休后的志愿者。看到这两天3.5学雷锋活动热闹非凡,不由想起我一年半来当广播台志愿者的经历,回忆起来觉得也蛮有趣的。

      刚刚领受任务时,还真有点惴惴不安。虽说这只是地区级的广播电台,每条社区新闻播出时间也就那么三两分钟(一般安排在上午8点30分到8点45分之间),但对我而言,虽然每周写点社区新鲜事不算难,但要播音还是有点发怵,毕竟我这普通话没经过专业训练,翘舌、平舌、后鼻音、前鼻音,一不小心就弄错,上海人称为“洋泾浜”,只怕一播就会出洋相。幸亏节目制作人善解人意,说咱闵行本地人多(本地人在上海话的语境里特指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口语与市区的沪语发音也不同。)直接用沪语播没啥关系,这样我胆子也就略略壮一点了。但我心里明白,广播沪语和日常口语是有区别的,而且讲究点的,还有文白之分。为了不至于太出洋相,我只能临时抱佛脚,从电视里看了好几期沪语主持人舒悦的专栏节目,还试着跟读了好几次,才算添了点信心。第一次语音播报,讲的是一个老年居民,不信任身边的二甲医院,非要去三甲医院动个小手术,后来在儿子劝慰下终于改变了偏见的事。第二次播的是一个农民动迁小区里,少数居民在绿化地里种鸡毛菜,后来居委如何因势利导,拔去鸡毛菜,种上郁金香的事。电台编辑试听后马上在微信上给予了鼓励,第二天正式播出时自己听一遍,感觉没我想象的那么糟,因此胆子就更大一点了。随后,“有奖发票意外中大奖,要想兑换却不易”、“好老师热心为社区居民刮痧拔罐二十年”、“夫妻合力追赶窃贼,歹徒求饶不做东郭”、“老人健忘找不到存折;志愿者热心完璧归赵”等等各种社区新闻,陆陆续续通过我的口语上传播出了,一年下来,竟然不知不觉地播报了80几条。春节前,电台当主播的年轻姑娘还特地赶到我“打酱油”的单位,送上了一本红彤彤的证书和一个超大的礼盒苹果,原来我被评为社区新闻优秀播报员了!

    真没想到,六六之年,居然还得了这么个意外的荣誉,惭愧哦!不过,真心希望这档节目确实能为促进邻里和谐发挥一点小小的作用,那我这个“小广播”当得也值了!

我与“1027”我与“10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惊诧莫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