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宵,不为人约黄昏后

(2013-02-24 09:28:49)
标签:

元宵灯会

中国情人节

古诗

兔子灯

情感

分类: 时尚边缘

元宵,不为人约黄昏后                                   蛇年豫园灯会

日元宵,上午天空湛蓝,昨日尘霾全消,看来晚上月亮也许能露脸了吧?记得前两年有人说要把元宵定为中国“情人节”,理由就是欧阳公曾有名句:“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因此认为这文化底蕴至少胜于阻隔情人相会的七夕节了。我觉得这理由也未免牵强,其实元宵节在古代也称灯节,就是个以游街赏花灯为主的大众节日而已。有诗为证: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 崔液) 

你看,平时城内严格宵禁,只有元宵才可以“彻夜开”,难怪老百姓欣喜若狂了。据说这元宵赏灯的习俗是从东汉明帝时期受佛教影响而来,后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而且看灯的同时还能观看免费表演:“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张祜)能容这三百朝廷舞姬表演的场所,那该是很大的广场吧?还有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姜夔)你看,人挤人,把头饰钗钿都挤掉了,连风雨都不能阻挡观灯的人潮,可见当时灯会的吸引力了。想想如今去豫园观灯要买好贵的门票才能入内,不禁有点“九斤老太”的感觉了。元宵诗中数李商隐的心态最尴尬。某年他身不在京城,既想念那里闹元宵的盛景,又不好意思参加乡间老百姓的闹元宵活动。于是留下了四句诗: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那种怅惘的心情今人是无法体会了。

 我小的时候,整个社会都是斗争,斗争,传统的元宵灯会早近式微了,所以一点没留下什么印象。文革结束后大约八十年代起,上海许多公园又恢复了元宵灯会的传统。那时孩子小,元宵前两天往往就抱着他去离家较近的襄阳公园、复兴公园等处去凑热闹看灯会,猜灯谜,至今还留着好几张当时拍的黑白照片。虹口公园的灯展虽比较有名,但因为路远一次也没有去过。待到元宵那一日吃完小汤团后,就让儿子牵着自制的兔子灯,里面点根蜡烛照明,然后晃晃悠悠地在弄堂前后兜几圈就算过完节了。如果恰逢几个孩子同时牵着灯出现,那这闪闪烁烁的兔灯穿行在黑黝黝的弄堂里就算一道蛮好看的风景了。

当然,古人那么多的元夜诗词里也确有写爱情的,但属凤毛麟角。我觉得辛弃疾那两句最堪回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从秾艳一下子转入清淡,以自己深藏不泯的柔情寻找他生命中的女子,那种意境才叫一个美呢!

元宵,不为人约黄昏后                                         豫园九曲桥畔

元宵,不为人约黄昏后                                        龙华灯会
元宵,不为人约黄昏后                                          豫园灯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