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圣诞夜,岂止牧羊人的美丽传说……

(2009-12-26 18:32:59)
标签:

杂谈

分类: 情海一帆

圣诞夜,岂止牧羊人的美丽传说……

  年热闹一次的圣诞夜过去了。据说现在许多人(主要是青年人)都热衷于过圣诞节,其热情已超过老祖宗流传至今的春节了。时下洋风东渐,这也很容易理解。再说平时久疏音讯的朋友如果能借此节日之际彼此互致一张小小的纸质贺卡或通过伊妹儿发张电子贺卡,倒也确实能平添一份温馨的祝福。要是在圣诞夜不怕被“宰”,去那烛光摇曳、衣香鬓影的舞池、大餐厅什么的场所玩到不爽不归,那自然更“时尚”。可圣诞之所以能成为西方世界的主流节日,其意义恐怕也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马棚、天使、牧羊人的美丽传说和这一年一度的“欢乐今宵”吧?

   节日一般都是是民族大众文化的积淀与折射。圣诞这个原本由罗马教会推定产生的节日(1987年12月24日的《泰晤士报》曾报道,天文学证据表明,耶稣基督其实降生于公元前5年的上半年;也有的根据“大星坠落”的描述考证为公元前6年的4月17日;或根据牧羊人晚上在戶外看守羊群的记载推断为10月1日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实际上早已超越了宗教的范畴,演变为包括非教徒在内的西方大众节日或者说是呼唤友爱的节日了。据见过“洋世面”的朋友讲,洋人平时好像互不相关,但圣诞节期间左邻右舍、亲友同事,无论亲疏,都会互赠卡片祝愿,即使陌生人路上相逢也会互致祝贺(这在国外电视剧中也经常能看到)。虽然这只能聊补各人一年忙碌生计带来的疏淡,但也体现了浓郁的人情味。圣诞夜,大家都抛开了平时各自扮演的社会角色,或聚会狂欢,或休闲放松。因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抛却功利的沟通已经变得越来越难能可贵了。回过头再看看我们这个曾以温良恭俭让著称的“礼仪之邦”,互为尊重、互相谦让的许多传统美德现在是否还值得自豪呢?答案不言自明。放眼现实环境,一边厢在全国倡导社会和谐,一边厢是各处暴力冲突不断,让人实在困惑不已。但愿这一张张小小的贺卡能唤回一点渐渐逝去的真诚和友谊。

   圣诞夜,人们自然会想起那个头戴小红帽、白眉白胡子的尼古拉斯老人。传说他专门半夜里从烟囱进出,给贫困家庭的孩子送去礼物。其实,我以为这圣诞老人的美丽传说正好显示了人类本原的同情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的是互相帮助互相谅解,而不是你算计我我算计你,只有和平友爱才是人类进步的永恒主题。

圣诞夜,岂止牧羊人的美丽传说……

                                           达.芬奇圣母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