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时许,乡政府两名工作人员突然来到学校,看烟灰缸、翻垃圾篓,找出3个烟头……”。读者切莫以为这是政府工作人员在协助破什么案子,其实这是一出发生在湖北公安县某学校的闹剧。据《解放日报》引《楚天都市报》消息,公安县章田寺乡中学一老师反映,这些人是卷烟市场整顿领导小组的,因为这3个烟头是外地品牌,违反了乡政府有关公务用烟的管理规定,所以要罚款。在湖北省公安县,各单位公务抽什么烟、抽多少、完不成任务怎么处理……,政府都有“红头文件”作出“明文规定”。截至5月2日,记者向公安县有关方面求证得知,这些文件仍未废止。
抽烟发“红头文件”,其实也不能算是公安县的发明,以前同属湖北省的汉川市政府办公室就给市直机关和各乡镇农场下发过类似的“喝酒文件”,下达喝酒任务,完成任务的还有10%奖励,完不成的通报批评。去年贵州省德江县下发的“旅游文件”,今年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下发的“卖房文件”,都如出一辙,都在重复着同样的理由:那就是“为地方经济作贡献”。之所以会有那么多层出不穷的“红头”,说来说去,还是“权力至上”的阴影在作怪。在那些掌握大大小小权力的一些人眼里,下发“红头文件”卖卖烟酒、卖卖房子,实在是小意思,根本不算什么违规。“钱又没有进自己口袋”,这些人还可能振振有词呢!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法治社会,什么叫市场经济,所以发起这些“红头”来是如此肆无忌惮。而一旦被媒体曝光,大不了就是撤销有关文件,从没听到过哪个官因为发了这种低劣水平的“红头”而被撤职的。
随着“抽烟文件”的曝光,相信这个“红头文件”也很快会寿终正寝。但从“喝酒文件”、“旅游文件”到“卖房文件”、“抽烟文件”,为什么此类强奸民意、拾人牙慧的“红头文件”会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呢?不触及“权力至上”这个滋生官僚主义的土壤,只怕以后什么时候还会继续发生新的“红头文件”事例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