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拉”宝典不一定人人适用
标签:
杜拉拉职场竞争沟通艺术 |
分类: 悦读感悟 |

一部“杜拉拉”,从小说拍到电影、电视剧,成了职场奋斗的楷模。其实,一个人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能获得快速晋升有多种因素,不可能每个人都靠个人奋斗的“突出表现”,“打拼”一番后成为佼佼者。因此,如果不能在职场得到快速提升,但能够做到进退有度、优雅地在职场生活,也未尝不是一种处世之道。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也能优雅地生活吗?答案是:不要把上司、同事看成天敌,熟练掌握沟通的艺术,学会“说话”,那你就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游刃有余。
管理学的专家认为,职场生存,靠的就是人际关系与沟通。善于沟通的人,就是职场强者。在职场特别要防止的,就是那种一语不慎招来祸端,造成“先说先死”和“不说也死”的不良后果。先说为什么会先“死”呢?因为先说的人站在亮处,难免有些遗漏;而后说的人,就可以针对这些缺失来大做文章,表现自己很内行。如果下属先说,说错了自然会受到上司的批评。但万一上司说错了,哪个下属“先说”,指出其毛病,那上司也同样会很尴尬。例如,厂长陪着一群客人参观控制室,看见仪表板上有的指示灯亮着,有的不亮,有一个指示灯,则是一闪一闪的。厂长解释:“因为液体快到临界点了,如果到达临界点,它就不闪了。”可你却道出实情:“不是的,是那个灯接触不好。”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这种无关大局的差错,你事后个别说明一下不就得啦!
不要以为多说多错,不说就不会错了。如果上司交给你一项蛮复杂的任务,你明明完成不了却还是一声不吭,闷头去做,最后贻误时机那过错都是你的。如果你早说了,你的上司可能就会想其他的办法解决。还有,你如说话太少,你的上司就可能不了解你,所以有晋升的机会也难轮到你。再如,如果你和老板一起去拜访客户,老板不小心说错了话,你却不提醒,老板就很可能认为你在隔岸观火。因此,不说话或少说话照样会酿成错误。
其实,“先说先死”和“不说也死”相反相成,在职场打拼,我们既不能受到“先说先死”的影响,不敢沟通,也不能受到“不说也死”的影响,抢着说话。凡事在说与不说之间,要看情势、论关系、套交情,衡量此时、此地、此事对此人应该说到什么地步,也就是要做到把握有度。戴尔.卡内基说,“发挥语言的魅力,是现代人由沟通走向成功的必然,成功来自85%的人脉关系和15%的专业知识”。因此,只要善于与上司、同僚或下属间开展良好沟通,即使没成为杜拉拉,也至少能在职场优雅地生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