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雨,想起母亲雨天教我们歌谣

(2009-04-04 17:31:21)
标签:

亲情忆旧

分类: 情海一帆

  日清明。从昨夜起到今天清晨,淅淅沥沥的雨就下个不停,半夜在床上辗转难眠,想的是自去年冬至为5月辞世的母亲落葬后,今天全家将去为她扫墓,思之凄然,不免潸然泪下……

   小时每逢雨天母亲教我们哼童谣的画面又再次浮现在眼前:“天空落得雨稠稠,黏吱黏吱实难走,一走走到小妹拉后门口,小妹小妹三声讴,小妹立即起忙头……”。“谁知道这儿歌说的是什么吗?”见我们这些萝卜头无人回答,母亲又自问自答,“这是乡下小青年在轧朋友呢!”说完她自己先笑了。这大概是母亲唯一会哼的一首童谣,因为后来她好像也没教过第二首能留下印象的童谣 ,因此我们也就只知晓有这么一首家乡童谣。后来长大了我才感觉到这其实是一首朦胧的方言情诗,与一般儿歌并不同。但我知道母亲年轻时肯定没那种浪漫,因为据母亲回忆,她才16岁时,外公收了别人不知是几块光洋,就把它“卖”给我父亲了。但父亲也只是个极普通的工人,平时和工友住在一起,并无自己的房子。所以头几年父亲并没有把她从乡下接出来,母亲只是借居在二伯父家里,每天要在二伯父家灶头旁干许多杂活,还要受欺负。直到父亲在上海租到了一间房子,才总算把她接出来……

   一辈子含辛茹苦、只知埋头劳作的母亲,直到儿女们一个个成家了,也没享过一天清福。我家孩子第一个出生,孩子医院出来后就住在母亲家,妻那时请了一年产假,期间主要靠母亲的照顾帮衬,孩子周岁后我们搬出祖居,母亲仍为照顾弟弟们的第三代劳累了10多年。直到溘然去世前的半个多月前,还在询问孙女毕业后有没有找到工作。外孙当兵哪天可以回家?有好几次甚至把梦境当作真实,说是亲眼看见她最牵记的儿子下岗后在建筑工地赤着膊给别人拉黄沙石子……可母亲瘫痪后的三年多来,扪心自问,我们有谁像照顾自己子女一样长期悉心照料过母亲?想起母亲瘫痪后未进老年病房前,曾暂与我们同住一段时间,那时正逢寒冬季节,白天还可请保姆照顾,夜里妻子每天光为母亲换尿布就要起来两三次,这样的媳妇已经算相当不容易了。可惜蜗居无法久住,所以也只是短短的三个多月尽了一点应尽的孝道,后来母亲还是进了老年病房直至终老,连她想回那个“家”的愿望也始终没有实现。

   此刻想起我们子女该尽的责任义务,心生愧疚。今天扫墓,在墓前纵使烧再多的锡箔银锭,又于事何补?现在已经千呼万唤也听不到母亲一声应答,也永远听不到母亲用那几十年难改的浓浓绍兴乡音哼唱的童谣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