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课堂上如何做到精讲精练
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地听讲确是不易,就算是学优生也很难做到,但老师在讲课的时又必须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身上。这就需要老师有效调动课堂,引起孩子的注意。
在关注学生的同时,不可忽视的还有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
一、吃透教材,掌握学生,确定讲练结合
根据教材内容,掌握学生学习基础,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确定哪些内容需要讲,是详讲还是略讲,哪些知识需要练,是简练还是反复多练,只有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做到该讲则讲,宜多练的多练,做到胸中有数。
二、把握重点、难点,注重精讲解疑
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教师要做到少讲精讲,让出一定的空间给学生多想。精讲就是要讲准,言简意赅,寥寥数语使学生开窍,但又不能讲得过于简单,说理不透,使学生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精讲可多可少,根据课文内容、知识深浅、学生的可接受性及领悟程度而定。精讲也要提取精华,语句要精练,分析要精辟,真正体现出“成在舌耕,功在思考”,不仅给学生“奉送真理”,而且让学生发现真理。
三、加大多练力度,做到练中有讲
课堂练习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好的学习品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必须有而不可忽视的一种学习活动,应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课堂练习,是根据当堂所授内容,及时练习巩固,也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小测验、口试,笔试等,让学生相互检查或者教师公布答案等多种形式努力促进学生的技能迁移,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学生课堂多练习不等于教师没事干,教师要深入学生中细致观察,耐心指导,检查当堂练习有哪些成效,哪些方面还存在缺点错误。通过练习,克服错误,肯定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争取更大进步。
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解疑者,在课堂上要根据认识规律、学情实际,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或师生共同活动剖析问题,达到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之目的。要不失时机地抓好学生课堂训练,因为这是完善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调节课堂教学机制的重要手段。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尝试,而且要做到练中有讲,让学生醒悟,达到强化知识、熟练运用知识之目的。
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注意力向课外转移,发现并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变的宽泛,从生活中来学习、思考。由于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他就会去猜想、就会去验证、就回去推理,就会去与人交流,从而使他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有生命力、有创造力。
总之,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