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到新的过度

(2013-01-31 10:03:24)
标签:

苦痛

老一辈

而是

早点

发展空间

分类: 草根评论
    在每年春晚都必看的中国人眼里,春晚显然和赵本山是等价的,好多人看春晚就是为了等赵的出现,而现在赵本山却郑重承诺,以后将不会再演小品,小品舞台上将不会有其人,不知道对于这个新闻观众怎么看。反正好多人觉得他早该退出了,名利双收的时候赶紧归隐是最好选择;但也有另外一部分人觉得他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先在退出去有点不合适,等实在演不动了再退也不迟。
    春晚这个舞台给了他太大的发展空间,他因春晚而火,当然春晚因他也取得了不少的利益,两者之间互利共生的关系或许我们客观去看待的话也没什么。赵本山坦言:“这两年,感觉大家是在可怜我,我身体也不太好,两下一商量,不上是合适的。”说罢,他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品的舞台上不会再有我了,我选择退出了。除了央视,来年地方台春晚我也不会去了,我要花时间多思考我的作品,把空间留给别人。”
    赵本山坦言,他确实做不动了,“春晚简直是不能承受的压力,每年都过不好年,当你的表演让别人不快乐时,就是给别人别扭。我已经呆了21年了,收获极大,收获了观众,分享了快乐。春晚离开谁都可以,都能过节,都能非常快乐,观众心态要平和,用过年的心态看春晚。”赵本山说,去年他没上春晚,从电视里走出来了,“去年我看了春晚,没我的春晚更好看。”
    我觉得作为观众的我们还是客观冷静看待此事比较好。若一味的巴不得他赶紧离开,一方面或许真是嫉妒心的表现,另一方面也许是审美疲劳的缘故。若一味的不让他走,则只能说是以自己的感性回忆斩断小品界年轻一辈的发展空间,因为我们知道中国的小品界基本上是被本山大叔“垄断”了的,提起小品大家都知道赵本山其人,或许还有许多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只是他的光芒实在太强大,观众的眼睛已经被“刺瞎”,没有发现年轻一代的优秀人才罢了。
    这二十一年来,本山大叔确实为春晚贡献功不可没,虽然自己也腰包也快撑破了。但在看到人家光环的时候,我们也一定得看到人家背后的付出,从一个农民到一个大众明星,这之间的努力或许只有大叔自己清楚。
不能仅仅因为结果中含有太多的物质成分而忽略人家的精神煎熬。
    我们知道当大家都在和家人欢欢喜喜地过年看春晚的时候,人家正在“牺牲”掉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在台上卖力的表演,况且表演完后还有承受大众的“批判”,这本身就是一项难以承受的精神煎熬,在获得物质利益的时候必须以精神付出为前提。
    本山大叔承载了一代人深刻的记忆,他在“牺牲”自己过年幸福的同时带给了人民大众这么多的欢乐,大家都有目共睹。尤其是作为我们的老一辈,他们看春晚完全就是为了看本山大叔的小品。或许对他们来说本山大叔的退出是一时间难以接受的,毕竟这种习惯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大脑中。所以对他们来说,春晚因本山的退出而丢掉了几分的“诱惑力”。
    但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或许本山大叔的退出并没有那么的难以接受,毕竟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强很多,一个赵本山走了,或许还会因为他的离去给中国小品界创造更多的赵本山。春晚仅仅是一个人的表演,也不是仅仅由一项节目组成的。但愿中国的年轻一代和老一代都能正确看待本山大叔的退出,勇于接受新的表演。
    当然赵本山的退出或许并不是因为旧事物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而是其身体欠佳和头戴光环时必须承载的难以估量的压力导致他不得不离开,不得不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去发展。
    一个“旧事物”的灭亡和从新事物的过度往往是要付出巨大艰辛的,就像一个社会制度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过度那样。因为旧的东西已经深深植入人的潜意识当中,想一时半会改过来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承受更大的苦痛才能从旧的东西过度向新的事物。
    总之,在我看来,本山大叔的这次“归隐”对老一辈人来说是苦痛而对年轻一代来说便是机会和挑战。作为观众的我们心平气和地去看待即可,不能仅仅因为人家腰包太鼓而恨不得早点退出也不能因为难以抹去的记忆而舍不得他离开。
    当然本山大叔退出小品界,只是从旧到新的过度而已,这些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没办法逆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