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人心碎的西部农村教育状况

(2010-05-09 19:12:18)
标签:

就业

教育状况

粉笔

农村

美国

分类: 社会发现
文:王波

在人们的影响中,西部是一个干旱,贫瘠,荒芜人烟,毫无生气的地方,这样的看法也许在几十年前确实成立,但是拿这样的观点来继续形容现在的西部那就有点过时了。在这几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之下,中国西部的经济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这成绩的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

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腰包也充实了,家里的房子装饰地冠冕堂皇,但是有一个地方却没有人能够去重视,那就是农村小学。现在的农村小学和几十年前的没有什么两样,还是那样破败,几间不大的教室,学校里面就只有几十个学生,几个毫无学历的教师,一个黑板,几盒粉笔,当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地方的孩子们用电脑,用投影仪在上课的时候,当这些孩子在用投影仪看美轮美奂的图片的时候,他们却只能干巴巴地看着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字,写过之后漫天的粉笔灰,他们只能欣赏那书本上仅有的几幅漫画,这就是西部农村的教育现状。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西部农村人,我对这里的一切都很了解。我记得我们那时候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的设施就是这个样子,几间土木结构的危房,冬天没有取暖设备,窗户还是古老是方格式木窗,没有玻璃的概念,所以冬天冷的时候,孩子们就必须拿一些塑料纸用图钉钉在上面,教师里面没有火怎么办?那就只好每天早上来学校的时候,每个人拿着一根木柴,一天就这样轮流着来点火,上课的时候烟熏火燎,有时候烟的连眼睛都睁不开。每到冬天的时候,孩子们的手肿的像蛤蟆的脊背,冻裂了的像古树的皮,冻地脸上发紫,这就是西部农村的孩子们的教育设施状况。

近几年来,说是要小学合并之类的,其实这不但没有什么好处,反而加重了孩子的负担,我们知道,在西部的地形不像东部沿海这样平坦,那里都是大山大沟的,人们的居住也非常稀疏,“能听其音,能见其人,但会和在一起却跑死狗”。这句话便是西部农村地形的真实写照。

那么小学合并了之后会怎么样呢?其实说好了是在村子里面原来的地方重新修建的,拆的时候还给大家发上工资,于是大众热情澎湃,几下子就把几间土房弄倒了。哦!可是弄倒之后可好,建筑材料迟迟拨不下来,早天时候拉来的水泥也已经硬化,就这样一天推着一天,可是孩子们不能不上学吧,所以家长就只好把孩子带到离本村子很远的地方去报名,这样一来不仅苦了孩子更苦了家长。

尤其是夏天的炎热与下雨,冬天的冷风与大雪。农村的孩子根本就没有条件去上幼儿园,所谓的幼儿园那只是给城里的孩子们开的,一般孩子六岁左右就得上学了吧,这下家长可就纠结了。一天来来回回几十里的山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到底怎么走?路上的安全又保证吗?中午的时候不能回到家里的吃午饭,他们就得啃着干馒头度日,这样孩子们的发育有保证吗?如果遇到大雪或者大暴雨之类的,那有怎么办?http://s2/middle/5f4f38e1n8627722e7181&690

被拆迁的小学遗址在冬日的阳光下诉说昔日的凄美,那朗朗的读书声到哪里去了?http://s1/middle/5f4f38e1n862778089de0&690


昔日美丽的校园现在已经看不见一个人的踪影了,倒成了猪与鸡的乐园,成了私人圈养的场所。

可是,哪一个家长忍心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去上学了,而自己家的孩子却整天跟着自己的屁股转呢?哪一个家长不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所以呢,家长也就只好硬着头皮拼了,联合村子里的几家人,一起让孩子们去上学,每天早上的时候,你叫我,我叫你,并且一般早上的时候五点多就得起床,要知道那在西部的冬天天还没有亮,他们得打着手电去上学,这就是西部的教育现状。

http://s3/middle/5f4f38e1n86278cf5ffe2&690

泥泞的道路但是他们必须步行十几里的山路去上学
http://s6/middle/5f4f38e1n862797481cd5&690

                        这就是住校生做饭的地方

虽然国家的整天大声喊着“坚持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去西部”,可是国家的落实实在让人很失望,公里是修了不少,大部分人也都几基本上过上了小康水平的生活,可是学生们的生活却还处在“温饱阶段”。和国外相比,中国的这项政策就差多了,在这里我举美国一个例子,美国有个类似我们去西部的为美国而教的项目,就是鼓励大学生到贫困边远地区当教师,时间一般2-3年,因为他们认为贫困边远地区落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水平的制约,越贫困边远的地区越没人愿意去当老师,越没有好的老师,就会越难发展,越落后。1989年普林斯顿大学硕士毕业生温迪科普在她的大学毕业论文中提出了为美国而教的想法,立即获得美孚石油公司的支持和帮助,并提供了启动资金,在启动资金的帮助下,科普倡导创立了非营利组织——“为美国而教。慈善机构为该计划募集了250万美元的经费。16年来,全美有22个地区,3700多名大学生参加,其中常春藤院校毕业生就占了约三分之一,很多同学以参加这样的项目为荣,甚至录取率是61为美国而教项目之所以受大学毕业生欢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特别是大的企业的参与,它们不仅提供资助,而且非常欣赏参与这个项目的同学,往往会先选择这些同学在本单位就业,并安排不错的岗位。社会更是把参与项目的学生另眼相看,认为这些同学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就是说为美国而教项目后面,还有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真希望中国也能像美国学习以改变西部落后的教育,也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以提高教育质量,缩短中西部教育的差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