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宁宁手眼纸巾协调能力 |
分类: 成长点滴 |
很久没有更新了,但并不意味着最近宝宝没有任何变化,相反不断地带给我们惊喜。
看看我们宁宁的新本领吧,呵呵。
(一)撕纸
记得没错的话是9月6日(周日)那一天,在去外婆家的途中,宁宁够到了车里的纸巾盒,于是只听见“唰”地一下,纸巾就被抽了出来。接着,宁宁居然两只手把纸巾给撕了,撕了扔,捡起来再撕。如此反复。爸爸妈妈也没多关注,让她一个人玩呗。结果,过了一会,居然又凑到纸巾盒面前抽纸巾了,妈妈没来得及阻止,结果手中的纸巾再次遭受和前一张一样的命运。爸爸打趣说,这样下去,一盒都不够她撕了,于是妈妈找玩具转移了她的注意力。
接着是在9月11日(周五)回家的途中,居然又一次上演了撕纸这一幕。没有阻止她,结果她真的肆无忌惮了。等我们突然回过神来,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已经把一小半的纸往嘴里塞了。赶紧停下车,又好笑又好气地让她吐出来,最后还是帮她抠出来的,幸好发现的早。
后来妈妈去查了有关宝宝撕纸的资料,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这里面还有学问呢(以下为摘抄的内容):
“婴儿满6个月以后,往往会出现撕纸现象。其原因是想通过自己之手,改变某些事物,从而满足新奇感的欲望。此时,他们的手部动作渐趋精细,手眼协调能力也基本具备。当幼儿发现通过自己小手的动作可以改变纸的形状和发出撕纸声响时,会感到欢乐和惊喜。此时父母应抓住这个机会教宝宝将大纸撕成小纸,再撕成纸屑,使幼儿初步认识到自己有改变外界环境的能力,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训练了手眼之间的协调能力,促进脑功能的健全与成熟。因此,不仅不要阻止幼儿撕纸,相反还要鼓励幼儿撕。”
看来,要好好转变观念,多让宝宝撕纸,既锻炼手眼协调能力,也可以让他找到自己的乐趣。
另外简单总结了下在撕纸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1、大人要全程监控。因为1周岁以下的小宝宝很容易将纸误食,尤其是喜欢什么都往嘴里塞的宝宝更要当心。
2、纸张选择和重要。比如,报纸上有很多铅成分,孩子很容易入口,长期对宝宝的健康非常不利;餐巾纸太软,而且纤维会飘散开,如果宝宝拿着往嘴里塞,弄湿取出来就很困难,容易误食。我们用旧的杂志彩页或者一般的A4纸就可以了。
3、大人要适当的引导。开始时宝宝其实是左右分开用力把纸扯开的,我们要把着他们的小手前后分开,让她知道前后才可以把纸撕开。
(二)短坐
最初宁宁坐的时候是向前倾的,现在坐得比以前稳了,能把腰直起来像大人一样坐着了。不过我们一般不让她坐太久,怕她累。
有候,让她躺着,她就自己拼命地找能抓到的东西拉着想坐起来;有时,她摇摇晃晃的坐着,手里还不时的要够旁边的东西。
(三)学爬
对于宝宝来说,爬行是一种极好的全身运动,不仅能训练宝宝的手眼身体腿等部位的协调能力,而且能够较早地让宝宝正面的面对世界,主动接触和认识事物,促进宝宝认知能力的发育。
因此,我们早就为宁宁做好了爬行前的准备,提前将一个房间整理出来,大部分都作为爬行区使用。
尽管如此,到六个月的时候宁宁还是在最起步的阶段,只能腹部贴着地面或床面,靠着腹部的蠕动和四肢不规则地划动,像在游泳似的。或者在原地打转或者向后退,可就是不会向前爬。
进入六月龄,惊奇的发现宁宁俯卧的时候已经可以用手撑起上身了,像是在做预备的动作。然后会用力地向前一蹦,就像只小青蛙一样。有时还会把自己的屁股翘得老高,然后向旁边倒去。虽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爬行,但这是宝宝在为爬行做准备呢,还是让我们激动了一番。
(四)站立
五个多月的时候,我们用双手支撑住宁宁的腋下,她就可以在我们的膝盖上站立了。站着的时候还特别喜欢蹦啊跳的。
前几天,宁宁的姑奶奶把她往床沿边一放,她居然可以自己站着了。
不过我们一直不主张让她过早站立,所以浅尝则止了。
(五)开吃
宁宁一直对餐桌上的食物比较感兴趣,每次我们吃饭的时候,她总是眨着眼看着我们。只要够得到的碗盆,总喜欢自己用手去抓。但是真正让她尝试吃,却是很艰难,总是一两口,她就再也不肯吃了,情愿去啃小手、小脚甚至她的袜子,也不愿意再吃。
不过最近有了转变了。先是很喜欢喝粥,接着果泥、菜泥也肯吃了。前天尝试着给她吃了点面糊,居然吃了大半碗呢。这两天也会自己拿着饼干吃了。
回头看看,还是蛮多进步的。
很久没更新的结果就是发现一下子要倒出来的东西太多了。还是留点下次再写吧。
加油,宝贝,期待你的一个接一个的新进步!
**********************************************
(照片有的用手机随手拍的,不是很清楚,将就着看吧,呵呵)
谢谢小米妈的推荐,很荣幸上亲子首页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