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流
量
1.商业的机会:随人而走。 机会在哪里?未来在哪里?人在哪里机会就在哪里,人在哪里未来就在哪里。人都在网上,人都在手机里,移动互网也就成了商业机会所在。
2.马云的聪明:网上市场。 马云是干什么的?马云与义乌人做的是同一件事,都是办市场的。义乌人是马云的前辈和老师,但马云这晚辈学生发现人都跑到网上去了,他就把市场办到网上去了。最早的阿里巴巴就是个批发市场,淘宝是零售市场,天猫是专卖店市场,速卖通是个跨境零售市场。零售批发、杂货店专卖店、内贸外贸,大中小通吃,于是马云成了中国首富。
3.生意的本质:引流。生意好,是客流量大;要想生意好,就要引流。竞争日趋激烈,能否引流成了商家生意好坏的关键。有许多很优秀的产品,销不出去,就是引流乏术。如何引流,营销专家万建峰老师有过经典表述:证明自己的优秀是不难的,证明自己的存在是很难的;不出现就等于不存在;没有大范围就没有高精准。
4.危机开始:流量焦虑。遗憾的是广告、参展、打折促销都难以达到传播引流的预期效果。引流困难、没有客户、生意难做,似乎成了共识。其实,不仅仅生意不好做,在眼下似乎谁的日子都不好过。纸媒没有了读者,电视没有了观众,流量焦虑在众多传统行业挥之不去。那么,流量去哪里了?
5.商业新机遇:网络平台。流量不是消失了,而是去了新媒体,去了网络平台。自己冷清无比,人家热闹非凡。淘宝、天猫、抖音、快手、今日头条、微博,哪一天不聚集了几亿用户!圈了人圈了地圈了未来。只习惯于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能不孤苦伶仃无人问津!
6.取胜之道:与时俱进。有人说,上网做电商,流量也已见顶。是的,互联网的特点就是快,技术进步快,引流转型快,稍不留神就会没流量、就会被淘汰。2G,文字;3G,文字加图片;4G,视频加直播。就引流而言,文字不如图片,图片不如视频,视频不如直播。4G时代做着2G、3G时代的事,能活吗?变中寻机,乱中取胜,才是电商长盛不衰之根本。
二、直 播
1.当下风口:直播兴起。我国网民整体规模为9.04亿,而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5亿。网络视频用户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5.6亿,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2.65亿。2019年我国电商直播行业的销售总规模为4338亿,预计将以翻番的速度增长,2020年直播销售的总规模将达9160亿,占网络销售规模的8.7%。
2.此消彼长:时不待我。有商家坚持认为,做好自己,总能守住地盘。这还真不可能,市场份额,此消彼长。线上淘汰线下的,直播挤压图文的。趋势面前,不进入则出局,不占领则淘汰。
3.马太效应:占领先机。直播门槛低,谁都直播,竞争会无限残酷。凡事存在二八规律,互联网尤甚,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唯有迅速做大做强,抢占先机,才可能分得一杯羹。
4.直播经济:八仙过海。直播这种销售引流的方法和手段,尽管没有改变商业活动本身的规律,货源整合、仓储物流、售后服务等环节仍然缺一不可,但其所掀起的冲击让与之相关的一切都面临着被洗牌和重组。如此变革催生的“直播+”,不仅让人耳目一新,更给人带来了众多的机会。所以直播经济,绝不是人人当网红,网红的台前幕后同样可以大有作为。有人组建的直播平台机构,公司化运作,集市场预测、产品分析、风投引入、货源整合、网红引流、售后服务于一体,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5.发展趋势:期待5G。直播是4G时代的产物,5G来了,无人驾驶、VR、物联网、区块链是否走进生活?如果实现,生活场景变了,整个引流方式也必然会随之发生颠覆性变革。机会属于有准备者,机会更属于行动者。
三、网 红
1.网红价值:虹吸效应。“注意力”是稀缺品,抓住了眼球,就捕获了商机。网红的价值就在于其非同寻常的吸睛能力。网红李佳琦6000多万粉丝,2019年“双十一”当天直播带来的流量相当于福建全省人口到他店铺逛了一圈。网红薇娅2018年销售27亿,其中“双十一”一天直播销售就可满足3家公司上市的财务要求。2019年的销量更是不可思议,据测算薇娅在“双十一”一天的销售量几乎是2018年她本人全年的销售量。
2.时代产物:感谢4G。网红其实就是线上营业员,是互联网,是4G,让营业员的能力和价值提升了无数倍。展示的直观性、交流的即时性、支付的迅即性、配送的便捷性,从而实现了直播销售中顾客的无限性。
3.网红特征:好货推荐官。 网红是导购,让人产生期待感;网红是品牌,让人产生信任感;网红是知音,让人产生亲近感; 网红是行家,让人产生放心感。
4.网红条件:3分天生+7分努力。自然条件:颜值、 身材、 音色、气质; 教育条件:表达、 才艺、专业、 品位、 审美;心理条件:情商、 创造力、 想象力、 坚持力、 抗挫折力;发展条件:学习、 思考 、创意。
5.核心素质:三种感觉三种能力。三感:设计感(场景、 着装、 过程 、方法);娱乐感(轻松、 风趣 、幽默、 紧凑);意义感(高雅、 哲理、 服务、 正能量)。三力: 故事力(内容生产力、 热点引爆力 、话题制造力); 交响力(指挥、 协调、 合作、 互动);共情力(了解受众心理:需要、 价值、 痛点 、疑虑;达到心理相容:举止得体、可亲可爱、 沟通共鸣)。
6.带货效应:货源支撑。 网红直播不是空手套白狼,其带货效应,需要有充足的货源来保证。带货效应的心理学原因就是屋乌推爱,崇拜一个人而连带地关注、喜爱与他相关的一切。爆款不一定是网红主推的产品,这就要求直播销售要有很强的资源整合的能力,而资源整合又需要产业的支撑。网红为何在浙江、广东扎堆?离开了产业基础,网红直播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培 育
1. 颠覆认识:一切皆数字,数字皆一切。 数字贸易经济时代的强弱,不再是物理空间的大小、人员的多寡,而是数字流量的多少。以城市为例,其强弱,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连接多广。深圳之所以牛,是腾讯把11亿微信用户给连接起来了;杭州之所以牛,是阿里巴巴把全国的电商给连接起来了。深圳、杭州有多少人口?户籍人口是有限的,数字人口就是好多亿了。城市如此,其他的也是如此。例如:中央商务区:不是有多少楼而是有多少数据流;商场:不再是一个空间场所而是一个数字平台;好摊位:不再是区位有优势而是数字有多聚焦;影响力:不是资历有多高而是流量有多大;价值:是数据的汇聚; 财富:是流量的叠加;人才:自带流量; 才能:带来流量。
2.定义网红:数字平台。网红是个体,但就其引流能力而言,是一个公司,甚至是一个数字平台。可以让企业繁荣,可以激活一方经济,甚至可以带来产业发展。如以就业工程而言,那是没有比培养、引进网红更划算了。一个薇娅的背后,就是成千上万人的就业。培养网红,就是在培育企业;引进网红,不只是在引进人才,而是在引进数字贸易平台。
3.优化营商:网红是行商。培养的网红,为他人做了嫁衣;引进的网红,又远走高飞。如此情况,实属正常。不要怪他人不专一,还是要从检讨自己开始。努力满足网红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让他们安心、放心、舒心地生活和工作,这比责怪重要许多。一是提供物质保障,消除生活之忧。二是讲信用守承诺,消除安全之忧。尤其是要消除经营、税务安全之忧。三是满足发展需要,消除淘汰之忧。提供优质培训和思想营养,营造成长的学习、探讨、研究的氛围和环境。四是提供优质服务,消除低效之忧。高流量需要高效率,大流量需要大配套,大数据需要简操作。
4.搭建舞台:强化支撑后盾。产业、产品、仓储、物流、网络、专业培训所构建的贸易生态,是网红施展才能和发挥作用的舞台。爆款还是来自“硬核”,纯粹的博眼球的肤浅销售难免昙花一现。引导、鼓励、扶持创办MCN机构(网红孵化中心)、直播机构、网红公司,组建直播基地、网红园区、“直播+”集聚区当是电商转型中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