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开会中老去

(2017-03-30 17:30:53)
标签:

开会

睡觉

分类: 灯下闲谈

    参会是一种待遇,与会是一种荣誉,如此文化由来已久。受此文化熏陶的人们,对会议的爱当胜过对电影的爱,走进会堂比走进电影院应更激动才是。可是,时至今日,一谈到开会,摇头的多,叹息的多,牢骚的多。爱开会的人都厌倦起开会来了,这会议恐怕真有问题了。

会议也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会议的发明就像班级授课制的诞生,能让一个声音一种思想的传播扩大几十倍几百倍。追求效率要开会,开会是为了更高的效率,会议应是文明社会再正常不过的一种组织活动。这么好的一回事,人们为何唯恐避之不及呢?答曰:会议实在太多了,上班开,下班开,白天开,晚上开,自己的职业就是开会,开会就是自己的职业。这样的回答可能有情绪的成分在里头,但会议太多可能真是今天的一个问题。

从个人利益来说,除了患有成瘾性疾病外,谁都不愿意通知大家开个会。开会谁最辛苦?当然是会议的召集者。那么今天是不是有太多的人开会成瘾了?尽管其行为与成瘾有太多的相像,但还谈不上成瘾。之所以喜欢开会,关键是开了会就算做了事。应对上级的问责追责,既省事又有效的方法就是开会,有太多的人深谙之道。以尽责之名行推卸责任之实,这就是异化后会议之功能。为官一任,可以少做事不做事,只要开了会。如果真出了事,一句话“我会都开了”,自然就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确保自己平安无事万事大吉。

大凡别有用心的会,往往有以下之做派,让谁都叫苦不迭。

一是阵势大。规模成了重视之标志,规格成了尽职之依据。不论什么议题,不论何方内容,各部门都得参加,一把手都不能缺席。抓畜牧兽医的教育部门要参加,学生管理的畜牧系统不能缺席。会场中,无关的人多,陪会的多,无聊的多。有一官半职者,一天到晚,不变的是开会,变化的是开不同的会。

二是调子高。会议往往被冠以“重要”、“特别重要”,不能请假,不许代会,主持会议的和发言的也特别亢奋。似乎不激动不足以体现重视、不严厉不足以体现责任。会议的气氛,让陪会者打盹时也要抬起头,闭目养神时也要做思考状。整顿会风没有错,问题是逢场作戏谁都心知肚明。

三是内容烂。讲的话是几年前的话,讲的观点也都是手机上的观点,讲的事也是往年讲过的事。这也难怪,高密度的会,不论是谁也不可能讲出有新意的话。作为秘书,也只能疲于奔命当一个抄手,抄以往,抄他人,抄媒体,抄上级。如果有新意,参会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活法。都是陈词滥调,让人情何以堪!

四是随意性强。想开就开,随心所欲。以不顾及是上班时间还是下班时间来凸显自己的“雷厉风行”,以无视一切常规工作的重要来彰显自己的“敢当敢为”。完全没有计划性可言,开会安排就像间歇性神经错乱。如此作风,让多少人患上手机铃声恐惧症!

不要为没完没了的会议寻找理由。这些会即使不是出之推卸责任之动机,但也证明自己属下区域的整个工作运转机制已经崩溃,已到了不开会人们就不工作的地步了。退一步说,在互联网上啥都搞定的今天,还把开会作为传达精神布置工作的主要选项不恰恰证明自己的背时和落伍吗?

党中央、国务院已三番五次提出要求,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可就有那么多的人置若罔闻,我行我素,浸淫于会议不能自拔。

以会议贯彻会议,以会议落实会议,上行下效,会议也就成了如来的手,谁想逃也逃不走,只能在开会中老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