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业学院怎么建?

(2016-04-19 06:43:27)
标签:

创业学院

创业教育

创客

孵化器

加速器

分类: 教育时评

创办创业学院,是当下各大学一项紧迫的工作。创业学院该怎么建,以前没做过,无经验可借鉴。延续原来的理念和做法,自然是多此一举。而走新路,又不知道怎么样走。我于2008年在校内创办了创业学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想法。现简述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目标定位。也即为什么要办创业学院,当然不是为了应付,也不是为了赶时髦。那又是为什么呢?当然是为了培养创业的学生!既然是培养创业学生,那么有多少学生创业、创办了多少企业、有多少盈利就应是创业学院的目标。也唯有如此,才能见成效出成果,不至于走过场。为什么人们总是喜欢把创业学院的目标说成是“培养创业精神创业意识、为未来的创业埋下一颗种子?”这种目标很高大上,而人们又可以不要承担任何责任。但这是一种没有目标的活动,是天底下最坏的一种管理。没有目标,没有目标责任制,创业学院除了出一批忽悠上级忽悠社会忽悠百姓的“文本”外,还能做什么?如此恶习在高校已存在得太久太久了,不能再延续下去了!“意识”,“精神”,在逻辑上讲有其合理性,但就创业教育管理而言,其唯一的评价标准只能是“业绩”——自主创业率和创办企业及盈利的数量。这一评价要像对研究生导师“唯科研经费”的评价一样,不论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也不论意见来自何方都不能改变。这一定位清楚了,对创业学院的管理就可以既简单又高效。什么是好老师、什么是好学生,不就一目了然了吗?教师职称晋升、学生先进评比,不都有了客观且公认的指标了吗?

教学模式。目标定位清楚了,创业学院就是培育创业学生,也即培养老板。那么创业学生该如何培养呢?不同的人才,其成长规律是不一样的。创业人才不是“教”出来的,就像创新人才不是“教”出来的一样,是“做”出来的,是“练”出来的。大学当下的教学即使说对就业人才成长是有效的话,也不适合创业人才的培养。教师的“教”,只能教已知的、有现成答案的。创业犹如创新,是对未知的尝试是对未发生的探索,对教师来说也是陌生的,教师自然也教不了。对创业教育有借鉴意义的,就是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是做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创业人才的创业能力也同样只有在创业实践中才能形成和发展。因此,创业学院基本的教学模式不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而是以学生的创业实践为中心。以“做”为中心而不是以“教”为中心,这是创业学院与别的学院最为显著的区别。那么创业学院还有课程吗?如果有又该如何来开课呢?这有两个原则:一是精简课程,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做;二是课程教学要确保学生连续的做无干扰的做。一个仍然以教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的创业学院,最好的出路就是迅速关闭。

师生管理。创业学院的学生怎么选拔?怎样的学生适合来创业学院?只要把握住一个标准就可以了,那就是要有强烈的创业意向。至于什么专业、什么年级,是文科理科还是艺术体育生,都不重要,把全校欲创业的学生都选拔到创业学院。创业学生的构成,不受专业、系科、年级的限制。当然,还要建立“进退机制”,让热情减退的退出,让有志于创业的进来,让创业学院始终有热火朝天的创业激情。那么谁来当创业指导老师呢?先决条件也是自愿。学校对创业导师的管理,最重要的是不仅允许而且要鼓励教师自己创业。创业导师的指导能力是哪里来的?是自己创业实践中来的,就像研究生导师的指导能力是做课题做出来的一样。一个优秀的创业指导老师,比创业指导能力还要重要的条件和素质是创业激情和社会资本,而这两者也唯有通过教师自身的创业才可能真正获得。人们不担忧教师忙于做课题、写论文会影响到教学,而总是担忧教师自身创业会影响到对学生的指导,这都是中国大学长期来对教师“限制性管理”导致对教师创业的陌生和无知所造成的。

延续传统的理念来办创业学院,会很复杂很棘手,而且注定劳而无功。转变思维,按创业人才成长规律办,创业学院的建设可以是既简单又有效。可以肯定,没有对传统观念的颠覆,没有对当下教育的改革,创业学院的建设完全可能是一场一阵风的运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