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贾少华
贾少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301
  • 关注人气:2,3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办在黑板上的创业学院,可以休矣

(2016-02-28 16:15:31)
标签:

创业学院

大学生创业

创业教育

学生老板

创业能力

分类: 教育时评

 

创业学院正似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高等学校,大学生创业率因此而增长了吗?我还看不到这方面的迹象。

那又是何原因呢?不是创业学院不需要,而是创业学院被办歪了。

为何要办创业学院?如果办得与别的学院没什么两样,这不多此一举吗?

创业人才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做”出来的。知识是他人经验的积累,能力是自身经验的积累。知识是可以通过“教”来得以传授,能力的形成非有亲身实践不可。一味的“教”,永远无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试图通过“教”来让学生创业,那是花再大的力气投再多的钱,都是竹篮打水。当下的“教”,在知识传授上能有所作为,在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上不是基本无效而是基本上在捣乱。办创业学院,就是要改变“只教不做”的局面,让学生的“做”成为可能,让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创业能力。当下的创业学院确保了学生的“做”了吗?没有,还是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听从未创过业的老师照本宣科。遍地开花的创业学院,新瓶装旧酒,纯粹是劳民伤财没事找事!

要真正办好创业学院,让创业教育见成效,那是需要颠覆性思维,什么是教育、教学、课堂、课程、教材、教师、考核、评价都要非重新下定义不可。真正的创业学院,其教学活动和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的“做”中而非在学生的“听”中完成的。围绕创业项目的实施开展教学的活动,是创业学院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学习的体验化、教学实施的项目化、课程边界的融合化、教师的企业家化,教学时间地点的非固定化、组织管理的去中心化、评价考核的非学术化是创业学院建设的基本内容自然也要成为创业学院的基本特点。

当下有太多的创业学院根本没有认识到创业人才是在“做”中成长的,所以只能沿袭传统的理念和做法,仍然把教师讲学生听看成是教学的唯一方式。这样的创业学院,不仅没有创业实践活动,甚至还会把创业实践看成是离经叛道的活动。学生的创业活动不得不潜伏地下,否则就有被责令停止的可能。应该大力倡导的创业行为,居然被认为是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学生创业实践的被剥夺,能有创业学生的成长吗?

有的创业学院还是能认识到创业实践对创业人才成长所起的作用的,但没有条件和能力让学生付诸创业实践。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称职的创业指导老师,这就犹如研究生培养没有称职的导师一样。称职的创业指导老师,不仅能给学生创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项目,能给学生市场。书斋里成长起来的老师,能做的只能是把学生关在书斋里。

组织一帮人马,挂一块创业学院的牌子,这对习惯于形式主义的大学而言是太简单不过的事了。但真要让创业学生受益,那是从认识到实施,从理念到操作,都需要一场革命。

创业教育及创业学院的建设,是社会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自身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的需要。这么好的事如果变成了一场闹剧,那么,这不只是大学管理者智慧的缺失,更是对神圣的亵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胆量来自思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