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教师为何普遍累

(2016-01-08 12:59:35)
标签:

职业倦怠

大学教师的累

大学管理

改革

分类: 灯下闲谈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腾讯-麦可思大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半数高校教师表示,他们每个学期都会在实际工作中感到精疲力竭。该比例在本科院校任职的教师中为51%,在高职高专为58%。从教龄长短角度看,在教师岗位上工作时间越长,职业倦怠发生频率越高。

教师的累,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但在我看来,与当下大学的运转状况也密切相关。

首先是应付的事太多。应付之事,偶尔为之,也会觉得新鲜好玩。当应付成为常态,成为家常便饭,那是不胜其烦不胜其累的。有太多的会议、讲话、打钩、评比、总结、填表,谁都知道其中的许多纯粹是为了应付,为了走过场,但却要假戏真演而且永不谢幕,能不让老师感到累吗?

其次是无效的事太多。成就感是最好的解乏之药,老师们总是找不到这样的药,累也就没个尽头。明知没人读的文章却要写,明知没人采纳的建议却要提,明知没人认可的话语却要讲,明知没人听的课还要开,明知做了也白做的事还要做,这能不让人累个半死吗?

第三是无奈的事太多。家有家规,校有校纪,老师当然不可为所欲为。但是,当下的大学,需要规矩的时候没规矩,不需要规矩的时候有太多的规矩,而且是说不明道不清的规矩,导致老师们买一本书都不知道要经过谁批准哪个部门认可。身不由己,处处受制,能不越活越累?

第四是求人的事太多。知识分子要面子,最不愿意求人。不愿求人的人不得不去求人,能有比这更累的事吗?发个文章求编辑,评个职称求评委,申报个课题找熟人,办点事还要托关系,说句话做点事不能得罪人。处处小心,事事求人,没有尊严,唯有心累!

第五是限制的事太多。活得累,换一种活法,是解脱,也是寻找自我实现的基本策略。但身为高校教师,总是有太多的不允许。如大学老师创业办公司,国务院都允许并且鼓励,在许多高校就是不同意。做不能自己所想做,为不能自己所想为,只有日复一日的苦和累。

第六是不公的事太多。付出了得不到,会让人累;而有的人不付出却得到了,这无疑会让累的人更累。钱可以买文章,权可以得署名,关系可以换奖项,这糟蹋的不仅是大学的品格,更是对大学人的迫害。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人,会有身心的放松吗?

······

我上述的观点不一定对,但一个人累的背后一定会有悲苦、无奈、愤懑、冤屈和失望。老师们普遍的累的存在,这不仅反映出大学制度层面管理层面出了问题,更反映出大学的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出了问题。面对老师的累,再不要轻易说成是老师个人的事,而应在学校层面甚至是更高层面作检讨和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