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职老师累,累在竹篮打水(美国访学随笔之十三)

(2015-08-06 23:07:58)
标签:

老师很累

高职改革

高职的迷失

累而无效

分类: 边走边读

美国社区学院的老师整天乐哈哈的,心情来得个好,工作热情很高,特钟情自己的事业,看得出来他们很享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国高职的老师,普遍感到累,感到厌倦,给人的感觉是特别的苦大仇深和无可奈何,刚开学就盼望放假,刚放假就担忧起开学。抑郁的心情,挥之不去的厌烦感和疲倦感,无疑又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沉闷,也同样会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更无趣。

是什么让高职老师感到累?

累在无效。工作强度过大会让人累,工作时间过长会让人累,但最容易让人累的是白辛苦白忙活。成效是解乏之药,成就感是快乐之源。高职老师决非天生抑郁,高职院校也决非是“黑砖窑”,高职老师的累完全是因为劳而无效,是成就感的缺失让自己患上了“上班厌烦症”和“工作疲劳症”。高职老师在工作上的挫败所产生的怨气和愤懑,往往不从学校自身寻找原因,而是怪罪于学生。说学生不会学习,基础差,态度不端正,等等。只要一张嘴,就能说出学生的一大堆的不是和不足。归根结底,老师的累都是自找的,更确切地说是学校惹的。一是“傍大款”,要向本科靠拢,不问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厢情愿地开了大量的高等数学、英语等所谓提升“人文素质”的公共课程,学生只能通过“睡觉的方式”来完成这些学业;二是对职业教育的陌生,设置的专业课程既与社会脱节又无视学生的兴趣,这样的课学生只能从手机中寻找到“兴奋剂”来让自己变得有点人样;三是教学方式上一味地沿袭,不在“做中学,学中做”上下功夫,尽管老师也很努力,不知疲倦地千呼万唤,但最后都成了催眠曲。有比讲完这样的课更累的活吗?能有比长年累月讲这样的课更苦的人吗?

累在无效说有效。劳而无效所产生的累,已让老师特别是讲尊严的老师感到难以承受了,然而,这还不是老师最大的累。更让老师不能承受的是,明知无效,还不能说无效,还要编造出一套话语体系把无效说成有效。把教学变得有效已无能为力了,还要把无效说成是有效,这就像把白的一定要说成是黑的一样是更无能为力的事,但老师们长年累月忙于上没人听的课的同时还要忙于这样“创造性”的事。从试卷分析、教学总结、汇报材料、会议交流、教研活动到课题研究,尽是“内涵”、“素质”、“人文”等高大上的字眼,外行人都明白统统不过是套话、假话、空话而已。老师的讲课变成了独角戏,“内涵”在哪里?学生醒都醒不了,“素质”在哪里?做个作业抄都抄错,“人文”在哪里?挖空心思把无效说成有效,这需要有强大的教育经费来支撑,同样也是要以教师失去工作幸福感为代价。有人一定会说,谁让你昧着良心去做事,自作自受,活该!局外人不知道,这关乎老师的饭碗!当然,高职院校还是有一些人还是很滋润的,不要说累,快活还来不及呢。都是些什么人?他们是高职的人,但不是高职的老师,更不是一线的老师。

累在不知何时能解套。有人说高职老师的累,是一种命。不是的,高职老师照样可以很愉快很轻松。职业教育就是让学生有一技之长,理论够用即可,重在实操训练。古时候师傅带徒弟,培养了大量的能工巧匠;国外的教育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美国的社区学院,对于绝大多数就业的学生而言,始终把“经验的获得”放在第一位。他们的学生很潇洒,不会遭受到老师自己都不认可不相信的理论的折磨,不会因为微积分而愁眉苦脸,只要把谋生的一技之长学会就好了。至于老师,那就更开心了,只要把自己拿手的擅长的技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授给想学的学生就可以了,既没有那么多学生不想听的课要开,更没有那么多的学生永远用不到的理论要讲。我国高职老师的累,完全是我们自己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所造成的。把学生关在教室里通过睡眠的方式来接受职业训练,如此教育还大有发扬光大之势,高职老师的累还没个头。不知何时能解套的累,才是真累。

学生不乐学,老师难解脱;老师不解脱,高职无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