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坛简直成了斗富会
(2012-11-07 20:47:36)
标签:
教育手段教育结果教育论坛斗富会教育之病教育 |
分类: 灯下闲谈 |
长期来参加的一些教育论坛,给人的感觉简直就是斗富会。发言者不讲自己的学校培养了多少人才,而是不断炫耀自己的家底。发言者,往往也有教授的职称,而且也往往兼任什么主任、所长之类的职务。但给人的感觉不像是一名教师,确切地讲更像产品展示会的“推销员”,当然有时候也像一名“人贩子”。
教育论坛理所当然要讲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改革、教育成果,但发言者往往避而不谈,也许根本也谈不出来或者也根本没什么好谈。站在发言席上的人擅长的热衷的是没完没了地亮家底,什么仪器设备,什么教学器械,既是PPT的图片展示,又是指手画脚的介绍,那架势俨然像一名产品展示会的推销员。显示了“富有”以后,就开始炫自己的团队,什么教授博士,什么跨世纪人才“151人才”,又不是什么倒卖人口的交流会,一名教育工作者何苦要扮演“人口贩子”的角色没完没了地对自己手底下的人逐一“推销”呢?到了最后才会举几个学生获奖的例子以显示自己的办学成就,说实在的那几个奖也根本没有什么含金量。有人说,每个教育论坛,包括学校经验交流,都是这个套路,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对于什么论坛、经验交流会,我也是能不参加就不参加,眼不见为干净。但工作关系,还是不断要被参加。实在是不能容忍,还是要说两句。
教育论坛之类的会议之所以会成为“斗富会”,不是发言者有主人翁意识要利用一切机会介绍自己的学校,而是反映了当今的大学根本不是为了学生。一个背离了“以学生为本”的大学,其价值追求必然严重扭曲,自然要把自己的“高富帅白富美”当成了教育的最高成就,导致的结果必定是学校建设的比阔斗富。当今的大学,学生是否得到发展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能够让人看的的办学条件;学生是否有前途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学历职称结构能拿得出手。大学仿佛不是教育机构而是产品展览中心,大学同样也不像是在培养学生而是在培养教师。
人们可能马上就会说,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是培养好学生的条件,没有这些条件也是培养不好学生的。是的,把学生培养好是要有条件的。让我搞不懂的是,大学为什么老要炫自己的条件,而避而不谈自己的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呢?这不就像一个卖鸡蛋的人,老是给顾客看产蛋的鸡而不给顾客看鸡蛋一样傻吗?有了鸡蛋肯定是会有鸡的,有结果也一定会有条件的。相反,如果只呈现鸡,是难以让人相信有鸡蛋的;如果只呈现办学的条件,也是难以让人相信有教学结果的。当一个大学只会叨叨唠唠炫耀自己办学条件的时候,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所大学是为办学条件而创造办学条件,而不是为了用来培养学生。现实中,有太多的条件纯粹就是为了摆设,有太多教师职称的晋升地地道道与学生的成长没有关系。
只有条件,没有结果,有比这更可耻的吗?然而,当下的大学不仅不以此为耻,而且还要作为业绩在论坛上来炫耀,这也足见教育的病已经不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