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为什么与中国教育过不去?
(2012-10-14 14:32:12)
标签:
莫言诺贝尔奖诺贝尔文学奖教育 |
分类: 教育时评 |
每年诺贝尔奖总是远离中国,与中国教育不发生任何关系,连给中国教育一丝悬念的机会都没有。中国人也习惯了当诺贝尔奖的看客,谁也不指望诺贝尔奖会光临中国。
但13亿人口的大国总是与诺贝尔奖无缘,国人心里也总不是一种滋味也有太多的不解。有人也就安慰起国人来,要“淡定”。但今年的诺贝尔奖还没全颁完,国人似乎没法再“淡定”了,也不能再“淡定”了。一个小小日本今年居然又获奖了,累计已有19人获得了诺贝尔奖。我们的国力、科研水平、教育质量逐年提高,高等教育规模、博士生数量世界第一,怎么诺贝尔奖还是零蛋呢?
正当国人不解、失望和牢骚不断的时候,诺贝尔文学奖开奖了,中国作家莫言获奖,实现了零的突破。这是我们自己培养的作家,是中国本土上成长的作家,那些认为中国教育培养不出创造型创新型人才的人从此可以闭上嘴巴了。人们正准备为我们教育的成功庆祝的时候,突然发现莫言并没上过多少学,纯属自学成才。
诺贝尔奖不纯粹在与中国教育对着干吗?!不让中国获奖也就算了,中国人也已经习惯了,让中国人获奖也不能把奖给一个没接受过什么教育的人啊!这不让中国教育更没面子、更下不了台吗?这不是在暗示人们接受了教育不能获奖不接受教育反而能获奖吗?这不等于说中国教育在毁人而不是在育人吗?
这次获奖比往昔不获奖,给中国教育的打击还要大许多,中国的教育也将更被人看不起。我们的教育在搞关系上还是很有一套的,教育界还是有很多人精通关系学的,国内教育界大大小小的评奖哪一项都离不开关系。我不明白,我们在诺贝尔奖评选中为什么不能凭借我们的关系学把评委们搞定?要让他们给我们奖可能做不到,不给奖总应该做到吧?
看来,莫言的获奖,可以说明两点:我们的关系学出不了国门,纯粹是窝里斗;二是诺贝尔奖成心与我们的教育过不去,有意要让我们的教育难堪。如果都不是,那又怎样会发生这样的事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