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跑偏了的大学创业教育

(2012-10-05 22:22:37)
标签:

创业教育

创业率

大学生创业

自主创业

电子商务创业

教育

分类: 教育时评

大学的创业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创业论坛、创业课程、创业基地、创业管理机构、创业教材、创业课题、创业专项经费、创业学院已不再为大学所陌生。但是,轰轰烈烈的创业教育,并没有改变冷冷清清的创业结局,在高投入的背后仍然是低得可怜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率,甚至出现了投入越大产出越低的怪事。看似让人费解,其实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没有按规律办事。违背了规律,偏离了轨道,使得劲越大自然也就越偏离目标。

大学要想培养出创业人才,就必须遵循创业人才成长规律来实施创业教育。创业人才是练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而我们的大学教师总是会无限制地扩大“教”的作用,似乎什么人才都可以通过“教”来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都可以通过“课堂”来获得。结果,大学的创业教育就像在教室里培养游泳运动员,热闹非凡,但却始终难以见效。如果能按规律办事,给学生以“练”的机会,那么创业教育不仅可以迅速见效,而且投入可以最少成本可以最低。

跑偏了的大学创业教育往往具有“三讲三不讲”的特点:

讲意识不讲行动。认为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而并不是让学生付诸创业行动。意识也好,精神也好,都是没法评价没法考评的。而行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能评价能考核的,是忽悠不了的。讲意识讲精神,既好听又不要承担责任,这是高智商而又习惯于玩虚的大学老师十分热衷和擅长的。一味地讲意识,实际上让大学创业教育变成是一项无目的的活动。无目的梦游似的创业教育,我们能指望有效率有效果吗?能指望培养出创业人才吗?创业成果能不只体现在文本中吗?

讲投入不讲产出。可以说每个大学在讲自己创业教育的成就的时候,都会不厌其烦地拿自己的高投入来炫耀。投入了多少资金,开设了多少专用教室,配备了多少教师,成立了多少管理机构,所有的这一切总是为每个介绍创业经验的大学所津津乐道,至于这些高投入有怎样实质性的产出总是三缄其口。大学的创业教育似乎就是比投入、比挥霍、比浪费、比排场、比阔气,比谁能变着花样骗取国家的钱财。奇怪的是,有的大学也真的凭借自己的挥霍无度取得了一系列的创业教育的荣誉。

讲形式不讲结果。举办了创业讲坛,似乎就完成了创业教育;设置了创业课程,似乎就取得了创业结果;成立了创业协会,似乎创业教育也就圆满成功了。形式主义泛滥,手段与目的颠倒、形式与内容混淆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创业教育原本可以异常简单,就是给学生“练”,通过“练”让更多的学生走上自主创业的路。过于繁复的形式不是在推动学生的“练”而是在剥夺学生的“练”。对学生“练”的剥夺,也就是对学生创业的剥夺!

创业教育要见效,就要让创业教育回归到正确的道路。正确的道路,就是要按创业人才成长规律来开展创业教育。否则,所谓的创业教育,实际上只是一场闹剧而已。遗憾的是,跑偏了的人绝对不会意识到自己跑偏了,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是“正统”、是“正道”。正是这种自以为是的良好感觉,使得中国大学的创业教育还要走上很长很长的弯路。中看不中用的创业教育闹剧的不谢幕,得益的是那些擅长于“演戏”的人,受损的是想创业的大学生和真正的大学创业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