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教学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神奇

(2012-04-17 23:50:31)
标签:

课堂教学

心理健康

创业课程

大学教学

质量标准

可测量

教育

分类: 灯下闲谈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大学中除了“课堂教学”形式,还应有别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思想传播方面是能起很大的作用,但在能力训练、品德养成方面又往往力不从心。课堂教学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神奇,有许多事做不了做不到;有许多课开了也白开,纯粹就是浪费钱财。

然而,现实中有许多人总是会任意扩大“课堂教学”的作用。在他们看来,“课堂教学”简直是无所不能的灵丹妙药。就他们的理解,要让学生得到什么,要让学生成为怎样的人,只要“开一门课”,那么一切都搞定了。如果是一个不懂教育的外行,有如此美妙的主观愿望,那还情有可原。遗憾的是,一些教育官员,一些教育专家,也是这样的一种思维,也是这样的一种认识。官员、专家的差错,如果仅仅停留在思维上、认识上,那还不至于造成多大的灾难。问题是,官员之所以为官员,专家之所以为专家,他们的思维绝不会仅仅停留在思维的层面,他们的认识也绝不会仅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他们必定会把自己的思维和认识强加于人并付诸行动。因此,官员与专家的差错往往是天底下最大的差错,官员与专家的危害往往是天底下最大的危害。

可怕的是,这种差错和危害正在发生当中。《心理健康》、《创业学》不久将成为全体大学生的必修课。不是说这些课不重要,问题是:开了《心理健康》课程就能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了吗?开了《创业学》就能让大学生有了创业能力了吗?如果真有如此神奇,那么开个网络课程让全国大学生统一组织收看不是更省事!我也是多么希望有如此简单便捷快速经济神奇的教学方式。但理智告诉我,他们的主管愿望可能没错,但永远也不可能取得预期的结果。

要让一个人心理健康就像要让一个人身体健康一样,很重要,但很不容易。如果开了《心理健康》课程就能让人们心理健康这就像开《身体健康》课程就能让每一个人健康一样是不可能的。假如,开了《身体健康》课程就解决了人们的健康的问题,那也就不需要医学专业,更不需要医学院了,甚至医院也可以关门了。一定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还要复杂还要困难,更需要专门知识、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大学生是会产生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一门课程未免太勉为其难了。《心理健康》马上就要成为人人必学的必修课了,但我敢肯定地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会因为此课程的开设而会有所好转。

《创业学》的命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对推动大学生创业也不会起到什么作用。创业能力是在一个人的创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就像一个人的品德不是靠课堂中的说教便能形成一样。大学生的品德出了问题,要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没错。问题是德育工作不能仅仅理解为就是开设课程。《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能做到的就是不断重复学生早已明白的一些道德知识,至于这些道德知识怎样转化为道德品质依靠的是全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学生个体的反思感悟。学校中道德课程的地位始终至高无上,学生们的道德面貌让人们称心满意了吗?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少之又少,要改变这种状况,重要的是鼓励大学生付诸创业实践,而不是课堂里的“唠叨”。我担忧的不是大学生创业人数没有因创业课程的普及而提高,而是原本想创业的大学生因修了《创业学》而放弃创业。

知识、理论上的问题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解决,品德、能力上的问题的解决需要的是亲身实践,专家不可能不懂得这种的道理。那么他们为什么一味热衷于“课堂教学”呢?这就不得不让人提出这样的质疑:他们热衷的是“课堂教学”本身还是“课堂教学”背后的利益?说不准是“课堂教学”背后的教材、教辅、培训班、教改课题、专项经费等等利益让他们学会了讲不真实的话。至于官员,相当一部分是靠搞形式主义发家的。他们知道“形式”的功能、奥妙和神奇。课开了,就是重视了,就是落实了,就是创新了。至于有没有真正的作用,他们知道过去没人追究,将来也不会有人追究。凡是能推卸责任的任何“形式”的东西往往为不作为的官员所热衷。专家某私利,官员保权力,做的事怎能不伤天害理?

对于我的观点,谁都可以嗤之以鼻。但是,开设一门课程,总应该有课程质量标准吧;所谓质量标准,总应该可测量吧。如果说无质量标准,或者说无可测量的质量标准,那么凭什么让人去相信这样的课是有用的?我知道,花自己的钱就不可能做无标准的事,而花国家的钱是越没标准的事越会有人去做。《心理健康》也罢,《创业学》也罢,不会有课程质量标准,更不会有可测量的课程质量标准,但一定会出现在全国各高校的教室中,因为花的是国家的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