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的讲台 偏心的教育
(2012-02-07 17:41:10)
标签:
教育公平高考中考开学新学期讲台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 |
分类: 灯下闲谈 |
新学期开学了,中小学生都返校读书了,但许多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回到学校后并不可能受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没有老师会关注他们,更没有老师会帮助他们,甚至没有老师批评他们。
这些得不到教育的在校学生也会像别的学生一样每天起早贪黑背着书包上学,但他们只是“陪读者”,他们的座位总是在远离讲台的地方。他们知道教师的辛勤耕耘与自己没有关系,他们知道学校的升学考核与自己没有关系,他们更知道只要自己不对坐在前面的同学产生干扰、只要自己在上课的时候不发出声响永远都不会有老师来找自己的麻烦。这些学生有教科书,但却没有教科书中的知识;这些学生也会有毕业证书,但却没有与毕业证书相称的学问。他们在学校中完全是“边缘人”,是“多余的人”,不要说受到尊重,就是能受到批评也应算得上是一次难得的受教育的机会了。老师对他们的关怀主要体现在:他们只要不打呼噜,上课时想睡就可以睡;他们只要不逃离学校玩失踪,考试交白卷也没有关系;他们只要对教学秩序不产生破坏,作业可以抄还允许可以不交。他们在学校中受教育的机会被“剥夺”了,但他们却享有浪费时间和青春的权力和自由。
我的话决非危言耸听,真实的情况可能比我说的要严重许多。得不到尊重的学生自认为不是读书的料而把学校和老师的做法看成是正当合理的,对学校心存不满的家长也会因为自己的孩子“不会读书”、“不争气”而失去了披露真相的决心和勇气。不是说没有人说,这种偏心的教育、“倾斜的讲台”就不存在了。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觉得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水平是很高的,培养的学生不仅考试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而且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是培养了一部分这样的学生,但多数学生决不是如此,他们知识贫乏,不会解题,根本拿不到考试的基本分。现在上大学(高职院校)的一些学生,高考分数只有100多分,连分数加减法都不会,更不要说怎么开根号了。真想象不出他们是怎样上中小学的,也真想象不出他们是怎样接受基础教育的。但要知道,这些学生还是在高考中胜出的学生,应该是中小学生中的佼佼者。当今绝大多数的人还上不了大学,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刚过25%,也就是说还有接近四分之三的同龄人还上不了大学。上了大学的人是这样的知识基础,那些上不了大学的人有怎样的知识基础也就可想而知了。由此可见,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只是让少数人得到了成长,而让多数人成了炮灰。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当今社会最可怕的两极分化不是贫富差距的拉大而是学生发展水平差距的拉大!
为了让讲台不再倾斜,为了让多数学生都得到真正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改变对学校评价和考核的方法是当务之急。在中考、高考还要继续存在的情况下,对学校的评价,如果既看升学率,更看中考、高考的中位数成绩,那么也会比现行的单一评价要好。只要正视问题,总能寻找到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