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贾少华
贾少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036
  • 关注人气:2,3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变“助学金”为“勤工助学岗位”

(2009-06-05 21:40:32)
标签:

高校

助学金

勤工俭学

改革

杂谈

分类: 教育时评

    国家拿出大量的资金,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金”,受到民众的拥护。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问题日益突出,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

    一是贫困造假。获得助学金的前提是贫困。何为贫困?怎样认定?不同生源地的标准如何平衡?面对众多的贫困证明材料,校方无从下手,真假难辨。使得“造假得益,诚实受损”的现象和事实多有存在。“假作真时真也假”,这是对真正贫困生的最大不尊重。

    二是滋长依赖心理。生活保障制度的优越,也会导致懒汉的产生。助学金的发放,如果助长了“等、靠、要”依赖性的增强,那是教育的失败。贫穷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解决,唯有自立、自强、自尊的人,才能真正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现在高校中,为了获取助学金,“争穷”已不是个别现象。贫穷不可耻,可耻的是贫穷还好逸恶劳;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改变贫穷面貌的决心和信心。

    三是败坏风气。助学金要用在刀口上,解贫困生的燃眉之急。但由于贫困生认定缺乏客观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轮流当贫困生”、“用助学金搓一顿”、“助学金平均分配”等怪现象层出不穷,实际效果离设立助学金的本意相去何其远矣。

    上述种种情况,表明现行“助学金”制度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改“助学金”为“勤工俭学岗位提供”制度,让学生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有尊严地解决自己贫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自立的意识,学到脱贫的本事,练就谋生的本领,真正做到:不是给学生以“金子”,而是给学生以“点石成金的手指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