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牺牲自我而成全大众的精神这本身就是修道最好的资粮(1)
(2024-10-16 11:01:42)
标签:
其他 |
分类: 语聊简答 |
流水无声:请教梦境中生死体验的问题
熊老师,您好!近来,学生有一个新变化,就是在梦境中对“死亡”的体验过程渐多,大概有四五次的样子,请老师费心讲解。
1、生死关系的梦境:梦中,知道自己死了,来到了阴间,在阴差的指引下进了阎王殿,和阎王在大殿里聊天。阎王对我说:不要着急,让我再等等。他解释说,人死后不是立刻就能投胎或者转世的,要等到和你缘分最密切的所有因素都到齐的时候,才能去投胎或者转世。时间到了,走到一个地方,被人从后面一推,然后就变成了一个婴儿,知道了自己父母、亲人。一生很快过去了,老死之后又到了阴间继续等,之后再次被推了一下,又成为一个新生儿,然后醒来。醒来自悟:生死是互为其根的循环,每一次人生经历都是一份难得的历练,既要珍惜,更要感恩。
答:生死轮回转世投胎是与人的意识密切相关联的宗教观念。这种宗教观念是相对于人主观上的被动形态而言的。如果相对于“真人”,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自古以来,人们在考虑生死轮回转世投胎这个问题时都是相对于“我执”而言的。有了“我执”就有了转世轮回的基础。通过修炼成功的高级生命“真人”,其生命的信息是立体分布的,也是跨时空多维存在的。也就是说,无论哪层“天”都有其存在的代表。所以,“至人无己”,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拘于“一己”之论的宗教设想。而是无所不在的,与“同一性法则”客观呼应的,与万物并存的,与天地同庚日月同晖的无生无灭生命。因此,执“一己”为出发点的认识是迎合人性的,在面对道性存在的修炼事实面前可以休矣,止矣,可以有新生矣。
2021年5月8日《庄子·外篇》第十四讲语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