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执着了“结果”就容易忘记细节及过程更重要

(2024-01-31 21:57:27)
标签:

其他

分类: 语聊简答
执着了“结果”就容易忘记细节及过程更重要

一性光明:关于嗔恨心的问题

最近因为工作用人观点不一的原因,和上级有些矛盾。自己心生嗔恨,自己就很不舒服。开会回来在火车上就做了自我的反思,心里面就好受一点了。自己心里不舒服就喜欢看看书,无意之中就看到南怀瑾老师关于《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对我如当头棒喝,别出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看着看着就看到南师有关嗔恨心的讲述了!一位修行者遇挫折之事不动嗔恨之心,已有金刚不坏之身,或者道家叫“金钟罩铁布衫”。如果一念不生,则是另一种境界,叫见道之心。望老师解惑?

昔日求法之心甚切,与母亲交流当时心中念想。其隐师答复”时机未到“。我现在是越来越能体会到功德和善念的重要性,不然无法体会和理解师之教法。近期得意必受棒喝,不幸又被我言中!母亲偶得我必走”苦修“之路,而独自伤悲掉泪。今日我当勤而行之,以报父母恩,以报师恩……

答:修炼先不要谈“金刚不坏之身”,也不要谈“金钟罩铁布衫”这些结果,执着了结果就容易忘记细节及过程更重要。一念不生:一介凡夫能做到吗?做不到也不要空谈,因为这种提法叫著法相。所以六祖从细而论:“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常人著于法相:“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因为宗旨只有一条“自性本无一法可得”故提倡“立无念为宗”,于念而无念,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保留个性,保留的是大公无私淳真朴善的一面,融入共性,融入的是本来为一本无一法原本圆融的客观中。

2014年6月7日《悟真篇》第73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