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功人物:认真做自己

(2009-03-31 09:13:24)
标签:

吴娟瑜

成功人物

梦想

杂谈

分类: 媒体访问

    给自己的人生清楚地定位,并且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然后认真“做自己”,这样的吴娟瑜,正活着精彩的人生。

 

成功人物:认真做自己

 

         文/余素珠  照片提供/吴娟瑜

 

    吴娟瑜,一个享誉海内外华人世界的演说家,也是一个拥有数十本畅销书的作家,她的发迹过程很平凡、很上进,很值得一般想要努力、上进的平凡人借镜。

 

    吴娟瑜之所以成为吴娟瑜,因为她认真地做自己,她知道人生要往前,于是她一步一步找出自己的兴趣,她不做梦,她知道人生是靠累积的,当一步一步不踏空,人生的路就是完整的。

 

十岁时,走进文学的世界

 

    十岁时,因着姑婆丈、也是台湾第一代文学作家陈火泉的启蒙,吴娟瑜走进文学的世界,没有特别的提携,只因为房子里满眼的书册,吴娟瑜随手读来,渐渐读出对文学的兴趣,至今,对阅读的兴趣仍不减当年。

 

    因为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小小的吴娟瑜开始尝试在报刊投稿,一次的文稿被刊登出来,就加强一点吴娟瑜对写作的信心,一路写作兴趣不辍,学校毕业开始教书后,她开始在大华晚报写专栏,民国65年,她的专栏文章集结成册,出版了《心镜》,这是她的第一本著作。

 

    因为专栏写作,吴娟瑜渐渐有一些在公开场合演说的邀约,而这些邀约,却勾起了她童年的梦想。

从小活力十足的吴娟瑜,曾梦想有一天站上讲台对着台下的同学演讲,但因着一口台湾国语,这个梦想始终未能成真;有一回,学校举办演讲比赛,采开放报名的方式,吴娟瑜见这难得的机会,于是报名参加了;结果,当然是名落孙山,但年幼的她,在此时,已经成功地给自己未来演说的生涯跨出了第一步。

 

确立演说的人生道路

 

    当机会撩起她童年的梦想,吴娟瑜再一次认真的思考,她的人生要的是什么?深说,她渐渐想清楚这是一条值得她付出的道路。

 

    辞了教职,历任媒体工作,转身再投入企管训练领域,为了培养自己的舞台魅力,吴娟全积极参加成长课程,她努力开发自己的无限可能,她要成为一个演说家的意念也更加坚定。

 

    接下来,她并没有一帆风顺,也经历跌跌撞撞的一段路,发音不好、舞台魅力不足、场控经验不够,但既然找到了方向,吴娟瑜知道她要做的,就是一点一点增加实力,如同她的座右铭“人生是靠不断演练来累积”,她真的是个实践者。

 

    一场一场的演说,满意也好、不满意也罢,但肯定的是,她的舞台经验愈来愈见成熟,从沟通技巧、情绪管理、生涯规划、两性关系、亲子成长、压力管理等,吴娟瑜渐渐累积出口碑,演讲及电视、广播节目邀约不断,而她的“吴娟瑜式”舞台魅力,也建立她不可取代的特色.演说足迹遍及美、日、纽、澳、加、星马和大陆等地。

 

建立独特且不可取代的舞台特色

 

    吴娟瑜的听众,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职业、不分阶层,在任何场合,她一贯活力四射蹦蹦跳跳的出场及演讲方式,或许有人一时无法适应,但吴娟瑜诚恳的言语、丰富的演讲内容,每每让听众受益而回味无穷。

 

    每天只安排一场演讲,每年三百场以上的邀约,遍及海内外华人地区,面对每场演讲,吴娟瑜必定事先做好功课,提纲挈领,为的是要提供听众最符合实际需求的资讯,也努力做到让每一场的演讲内容不要重复,至今,她仍坚持这项原则。吴娟瑜想要做个领导趋势的人,能给听众什么成长讯息,是她最在乎的,除了阅读的习惯帮助她吸引大量资讯,她也认真观察生活周遭的人事物,从中连结社会的最新脉动。

 

    除了在演讲会场为听众提出的问题解惑,举凡民众透过传真、留言、由媒体及出版社转达的问题,她一定亲自或以信件、或以电话为提问者回复,这么做是为了回馈群众对她的支持,此外,从这些与群众的互动,吴娟瑜也确实地掌握民众的一线需求,间接还促成她对新课题的研发。(吴娟瑜陆续出版“吴娟瑜的情绪管理学”、“吴娟瑜的沟通管理学”、“吴娟瑜的性爱白皮书”等。)

 

再充电是为了维持能源

 

    经历了几年舞台的生活,著述也不间断,吴娟瑜面临了瓶颈,此时,她知道若要继续维持能源,她必须再充电,但在家庭与事业的拉扯下,她短暂地困惑,念头一转,“此时不做,更待何时”,她毅然负笈美国展开长达四年的求学生涯。在美国印第安那波里斯大学攻读应用社会学硕士,每年四个月,维持四年的时间,吴娟瑜不放弃,想到先生、两个儿子乏人照顾,虽有一些罪恶感,但吴娟瑜知道,要给家人最好的,先决要件是让自己过得好,为了理想,她当然要坚持。这四年,她学到许多,除了语言、知识,她重新享受孤独,在一个人没有人在乎她是畅销书作家、知名演说家的环境,她心态归零,这样的一段历程,让她更贴近真实的生活情境;再看她的家庭,若不是因为她勇敢放手,她至今也不知道先生、儿子可以在没有她陪伴的情况下,依旧把日子过得很好。

 

人要活在“being--我是”的感觉

 

    许多人终其一生浮浮沉沉,吴娟瑜认为就是因为这些忙碌的现代人,不曾真正知道自己要什么,或许人们总是想“我要什么?”但却未曾真正想过“我是什么?”为此,吴娟瑜发展出一套“意识教育”的启发模式。

 

    她提议人们应该活在“being”,也就是“我是”的感觉,了解真实、清晰的“我”为何,然后从“我是”到“我想”,最后才是“我要”;由于多数人的思考是跳过“我是”及“我想”,她们直接思索生的是“我要”,少了两个必要的过程,导致他们的“我要”不切实际,在“我要”屡不可得的情况下,于是怨怼丛生。

 

    相对“我是  我想  我要”的发展模式,她觉得“意志”的养成模式亦同,人必先有“意识”,再有“意图”,最后才能形成“意志”,若失去了前面的阶段,“意志”的基础便不坚实,容易涣散。

 

    清楚了这些脉络,吴娟瑜给自己的人生清楚的定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然后认真“做自己”,人生也可以因此得到圆满。

 

为梦想织补,为生活留印记

 

    除了这些人生思考,从小随着父亲养成的运动习惯,也是带给吴娟瑜健康人生观的重要因素。

吴娟瑜从小是个运动健将,跑步、各式球类运动都难不倒她,吴娟瑜表示,运动,除了能锻炼体魄,更能培养耐力,很多人生经验的体悟,其实都是从运动过程中得来的。

 

    住在都市,吴娟瑜庆幸住家附近有森林公园,让她至今从未间断过运动的习惯,或跑步,或冥想,每天的这个时希,不只是运动时间,也是一种坚持、一种毅力的培养。

 

    这就是跟我们一样为生活打拼、为生存意义思考、为把好的影响分享给更多人的吴娟瑜。

 

    吴娟瑜很平凡,从她言行举止中充分展现的亲和力,与人互动真心诚意的一面,毫无掩饰地展露;吴娟瑜也不简单,因为她认真做自己,不迷失,为自己的梦想织补,一步一脚印,没有传奇,没有可歌可泣,有的是一个人认真生活留下的印记。

 

吴娟瑜小档案

美国印第安那坡里斯大学应用社会学硕士

B型,天蝎座

演说家

作家

著有: 吴娟瑜的情绪管理学

       吴娟瑜的沟通管理学

       吴娟瑜的快乐哲学

       吴娟瑜的身心安顿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