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现“巴黎审判”

(2013-01-18 10:43:02)
标签:

鹿跃23号酒桶

巴黎审判

巴黎盲品

木桐2003

鹿跃2008

分类: Cherry品酒

文/赵晓娟cherry

 

巴黎盲品会,葡萄酒历史的分水岭

 

  葡萄酒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盲品,是1976年5月24日,在巴黎的一场法国葡萄酒与美国葡萄酒的交锋。当时,法国是葡萄酒世界无可争议的老大,而美国则还是一个小角色。

 

  组办这次盲品比赛的是一位英国人,名叫Steven Spurrier。他在巴黎开了一家酒窖和一个葡萄酒培训学校,酒窖周围有不少美国机构和聚居的美国人,甚至连他的助手Patricia Gallagher也是一个美国人,因此他主要做英美人的生意。在与顾客的交流过程中,再加上助手的信息,使Steven Spurrier听说了许多关于美国纳帕谷产区的故事。于是有一天,他和助手两人突发奇想,要搞一个法国酒与美国酒的盲品会。

 

  说干就干,1975年底和1976年初,Spurrier和Gallagher两人分别到了美国,走访酒庄,挑选了六款赤霞珠和六款霞多丽带回法国,用它们来与4款波尔多顶级红酒和4款勃艮第红酒对阵。

 

  20分制,9个顶尖的法国酒评家作为评委分别通过盲品打分,汇总以后再算平均分。得出的结果是,美国酒鹿跃(Stag’s Leap Wine Cellars1973)打败了包括木桐、侯伯王在内的法国顶级名庄酒,夺得红酒的第一名。白葡萄酒的第一名也由美国的酒Chateau Montelena1973获得。

 

  这个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在全球葡萄酒界也引起巨震。美国人为之扬眉吐气,法国人垂头丧气,甚至有人想推翻盲品结果。但是,事实已经成为事实,再也无可更改。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在被视为拥有得天独厚的风土的法国之外,也可以产出杰出的葡萄酒。世界著名酒评家罗伯特·帕克在2001年对这次盲品会的评价是:“巴黎盲品会摧毁了法国至高无上的神化,开创了葡萄酒世界民主化的纪元。这在葡萄酒历史上是一个分水岭。”从此,新世界葡萄酒终于可以与旧世界葡萄酒分庭抗礼了!

 

  这个真实的事件后来被在场的唯一一个记者Taber写成了一本书,并且在2005年出版。2008年,关于这次事件的电影《瓶击》(《Bottle Shock》)上映。人们从这些文字和影音的记录里可以再次回味当年的场景。

再现“巴黎审判”

当年的参赛酒款及排名。

 

鹿跃2008 PK 木桐2003

 

  有幸,在葡萄酒资深爱好者朋友的组织下,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再现了当年的“巴黎审判”,作为对葡萄酒世界勇于开拓者的致敬。

再现“巴黎审判”

 

  当晚,放在我们面前的两瓶葡萄酒是当年巴黎审判盲品第一名的美国酒鹿跃23号酒桶(Stag’s Leap Wine Cellars)和第二名的木桐(Chateau Rothschild Mouton),当然年份有所不同,鹿跃是2008年份,木桐是2003年份。和巴黎盲品相同的是,鹿跃的年份都比木桐新几年。

 

  第一款被缓缓注入杯中的美酒呈现出漂亮的紫红色,散发出黑莓,巧克力,雪茄盒的香气,还夹杂着紫罗兰的花香。中重酒体,入口顺滑,单宁柔顺,但是却不失力度,回味有奶油话梅的味道。骨架和结构都很有范儿,但是又不失柔美,活脱脱就是丝绒里的铁拳。

 

  第二款酒的颜色要稍淡一些,但是依然有漂亮的宝石红色,散发出黑莓,奶油,薄荷,雨后泥土的味道,中重酒体,单宁被时光已经磨砺得很柔顺,酸度宜人。整体感觉优雅,回味悠长,正是最好的时光。

 

  在座的各位有葡萄酒爱家,有专业人士,也有普通的饮酒者,对于这两款酒举手表决时都是各有所爱,两款酒居然战成平局。其实也可以想见,当时的评委们对于这两款酒其实也是很难抉择的。

 

  最后谜底揭晓,第一款酒是美国酒鹿跃23号酒桶2005(Stag’s Leap Wine Cellars2005,Cask23),第二款酒是木桐2003(Chateau Rothschild Mouton2003)。

 

 再现“巴黎审判”

  木桐的酒标每一年都不一样,我端详着2003年的酒标,这一年正好距1853年罗思柴尔德家族的英国分支血统Baron Nathaniel de Rothschild正式拥有木桐酒庄150年。为示敬仰与缅怀,现任庄主将2003年酒标用于描述那历史性的年份和木桐的第一代主人。酒标背景显示了当年契约转让酒庄合约的部分内容,象征男爵家族和伟大波尔多葡萄酒几个世纪以来故事的开始。如果第一代庄主的在天之灵得知木桐曾经在盲品比赛中输给美国酒,估计会从坟墓里面跳出来吧?

 再现“巴黎审判”

  再看鹿跃23号酒桶的酒标,一只姿态优雅的鹿子正在回首一望。鹿跃酒庄的创始人原来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历史学教授瓦尔里· 温埃斯基(Warren Winiarski),因为受到纳帕谷葡萄酒发展迅速的影响,他辞去了大学的稳定工作,到纳帕河谷的酒庄工作,还曾担任酿酒师。1969年温埃斯基与合伙人在纳帕谷东侧的一个村庄购买了一块面积为18公顷的土地,种植赤霞珠开始自己酿酒。葡萄园所在的这个地方以前是打猎场,有很多鹿子出没,因此,叫做鹿跃。鹿跃园的“23号酒桶”首个上市的年份1973年就在巴黎盲品中夺魁,这使得它一举成名。“23号酒桶”常常成为美国总统国宴上的国酒。

 

  值得一提的是,在30年以后的2008年,“法国-美国盲评复赛”中,当年的那些红葡萄酒重新进行了一次评比,并且比赛同时在英、美两个赛场同时进行,评委除了有当年的评为之外,还包括当今世界的葡萄酒泰斗级人物休约翰逊、杰西斯罗宾逊,而比赛的前五名全部由美国酒获得。1973年的鹿跃输给当年仅排位第六名的美国葡萄酒Ridge Monte Belo  1971退居第二。

 

  葡萄酒永远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不管是一瓶葡萄酒本身的芳香和口感,还是它在面对各种挑战时的排名。在葡萄酒世界里,没有理所当然的王者,也没有永远的赢家。岁月可以改变一瓶酒,但是曾经的美好会永远留在品饮者的心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