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紫):台湾人在南非

标签:
南非pretoria人物杂谈 |
分类: 走出非洲·Africa |
曾有人问我,一个人旅行,会不会太孤单了。会,有时还会很无助。但一个人出行,也会收获很多友善的帮助、结实一些志趣相投的人、与各色人等交流摄影心得。
Peter就是我南非之行的第一道色彩:紫色。没有他,我就看不到jacaranda铺陈的紫色的pretoria;没有他,我就体验不到台湾人在约堡的聚会;没有他,我也体会不到移民在南非的生活。很感谢这个阳光灿烂的台湾小弟!
看我喜欢摄影,那个周末,正好Peter老爸从台湾过来拍jacaranda,他便邀我一起。他开车载着我们,应他老爸的要求停车,耐心地等我们拍完再继续下一行程,他和他女朋友sandy有时还会做我们的模特。现在的孩子,很少有这么乖的了。
Peter管他老爸叫“老张”。老张可是摄影专家,早年应某杂志的邀请到南非取景拍照,照片带回去后,吸引了很多人,包括他的长子、Peter的哥哥。还在上小学的他就坚决地要到南非读书、生活。老张居然也同意了,让他一个人来到南非,寄宿在南非的亲戚家(当时南非与台湾建交,在南非的台湾人比现在多)。随后,因不放心儿子独自在非洲,而且,家人也都挺喜欢南非,于是举家迁往约堡。
当时的移民费用很高,而老张又是一个讲究生活品质的人,他家连碗都是从台湾运过来,很通透的瓷器,据说已经用了十多年了。老张说,当时的移民费用很高,再加上运费,就更高了。他们当时把家里的家具都运过来了,两个集装箱呢。如果在当地买家具,贵且做工差,老张宁愿从台湾运家具,可想而知非洲的家具有多贵了。
因为大多东西都是从台湾运过来,张家布置很中国,唯有墙上的一些饰品提示我们,这里是非洲,或者至少主人去过非洲。这面墙,除了鞋子来自荷兰,酒瓶来自中国,其他估计都是非洲特色了。
那个铜画应该是赞比亚特产了。我也曾想制备一个小型的带回来,但价格实在贵得还不如买象牙。在非洲,做工精巧的手工艺品就是贵,而且极其罕见。因为黑人的手艺%&#@*¥(自己像个形容词吧)
老张在非洲走过很多国家,经常应一些访问团的邀请,协助拍照。他家还有他和纳米总统的合影呢。这面墙上就挂有当时付纳米访问团的旗子。旗子上方的草帽是莱索托的特产;旁边的面具,行走非洲经常能看到小贩们兜售的,但做工没那么精致。
看到这些工艺品,估计大家也会原谅我没从非洲带工艺品给大家作手信了。因为做工粗糙的看不上,做工好的又怕是made in china。
Peter家原先在约堡,后来因为被抢,搬到了pretoria,但家人还是难忘抢劫带来的阴影,因此陆续回了台湾,现在就只剩Peter在这里了。老张会两地跑跑,但更多的时间还是在台湾陪老人。
张家在pretoria的院落在别墅区,很安静,有泳池、凉亭,院里种满了花,看得出是很会享受生活。可惜,家人陆续回台湾后,这个房子就空了,现在老张已经惦记着要卖掉了。真不知道该怎样评价曼德拉废除死刑了。
Peter小学四年级移民到南非,最近一次回台湾已经是5年前的事了。老张带来的干豆角,他一下吃了好几碗,因为这是“家乡味”。是不是移民了才会更加怀念家乡的元素?
最后来个思考题吧:Peter家门上横放了很多空瓶子,猜猜这是做什么用的?